【傳媒報導】繼紅山半島後重磅研究揭發173間獨立屋疑違規霸佔官地

發佈時間:2023年9月14日 事源暴雨及山泥傾瀉後,本研社於2023年9月揭發紅山半島之獨立屋涉嫌霸佔官地,再於2日調查全港各區,再發現至少173間獨立屋疑似違規,並整合出《捲土重來:全面調查霸佔官地作私人後花園》研究簡報,獲大量傳媒報導及訪問跟進。當中,亦有媒體追訪有關部門、專業人士以及涉事獨立屋之業主,觸發地政總署及屋宇署執法,使事件進一步發酵,並更深入探究箇中弊端。 <影像報導> Channel C HK: 調查揭173獨立屋疑罷佔官地 紅山半島危樓展開加固工程 https://youtu.be/bgA04EE8Aww&t=59 [...]

全球人工島研究發佈會及傳媒報導

發佈時間:2023年2月18日  本研社於2023年2月發表《問題島途:從全球大型填海工程看明日大嶼計劃的危機》,是次重量級的全球研究與明日大嶼項目關連甚深,獲海量傳媒報導及訪問跟進。其中研究發佈會上獲Channel C頻度網上直播,讓我們與普羅市民直接交流;又邀得馬來西亞的反填海關注組的苦主視像現身說法,探討多個馬來西亞人工島破壞生態情況,還被當地稱為「騙局」(scam)。 【足本直播】 Channel C HK: 填海爭議 LIVE|綠色和平 [...]

【上坡媒】逼遷Mil Mill 事件 衝出國際

早前香港唯一紙包飲品回收商Mil Mill 被科技園逼遷,後來傳出新加坡曾向廠房招手,而香港最後的大型鎅木廠志記亦被關門,其實新加坡人點睇香港政府趕絕本土工業的行為? 新加坡傳媒亞洲電視台(Channel News Asia)來到香港「北部都會區」採訪僅餘及面臨威脅的鄉郊工業及養蠔業,亦訪問咗本研研究員嘅睇法:  過往的開發計劃 [...]

【在港新俄羅「司」湧現 公司註冊同期急升近2倍】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17日  外媒日前報道有俄羅斯公司欲在港註冊逃避西方制裁,研究員翻查過去近兩年公司註冊處新註冊及已更改名稱的公司名單,由今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本月10日,名稱含有「俄羅斯」或「Russia」新公司在香港註冊已有35間;相比去年同期(2021年2月-10月),這類新公司註冊只有13間,確實有明顯增長的趨勢。 當然,註冊名稱有「俄羅斯」的公司,公司未必是來自俄羅斯,亦可以是往俄羅斯投資的業務性質,也可以是與俄羅斯無關的空殼公司,現時的整理未有作進一步的公司查冊,尚未能夠從董事背景估計資金來源。即使如此,「俄羅斯」公司註冊的數字,仍可視作香港與俄羅斯之間更緊密經濟聯繫的某種反映。 若按公司名稱估計業務性質,值得留意可見有一間「國際金融」公司(俄羅斯古戈爾銀夯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曾在今年5月註冊,有4間能源公司入侵後半年註冊,數量多於入侵前半年(2間)。由2021年至今62間新註冊公司中,至少有26間有酒業相關名稱,然而當中不少名稱有相當重疊,業務是否真正與酒業相關則不得而知。 研究資料:帶有「俄羅斯」字眼的新公司註冊整理(2021.1 - 2022.10) https://bit.ly/3CCajm9 [...]

【遍地山墳】政府縱容原居民非法殯葬?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10日  早前與《Yahoo新聞》記者深入山頭實地視察屯門青山荷石精舍一帶的「認可殯葬區」一轉【註一】,揭發附近山頭遍地疑似「無牌」的界外墳頭。自2020年重陽大火後,這些界外殯葬情況,已經成為研究員其中一個的重點發掘對象,除了作為火燒郊野的潛在來源,背後揭示的卻是除丁屋以外政府縱容原居民的新界管治問題。 今次一上青山荷石精舍附近山頭,已經數到至少30個疑似越界墳頭,當中不少疑似「無牌」並未有刻上民政要求的許可證編號,更見有今年2022年剛落成、還未落葬的界外墳頭。眼見一個山頭有咁多疑似違規嘅情況,民政卻解釋「未能判斷有關墓地的確實位置及是否獲發殯葬許可證」,連負責批准落葬的民政亦無法掌握「認可殯葬區」附近的實際情況,不難想像這些疑似「無牌」界外山墳分分鐘只是冰山一角、更遍佈其他「認可殯葬區」。 唔好以為一個「不確定位置」嘅解釋,就將規管不力的問題卸走。政府本身2018年已經被申訴專員公署批評規管非法殯葬不力,至今從全港共500多個「認可殯葬區」中揀得45個開展「試驗計劃」,豎立界線標示以免有人「誤葬」界外,以今次視察的青山殯葬區為例,便沒有發現有關界線,令原居民有哂借口可以「亂葬」界外,更遑論本身計劃單靠劃界依賴原居民「守規矩」,並無積極派員主動巡查及執法的成效存疑。可見,政府多次縱容才是引起現時「亂葬」現象的原兇。 山邊殯葬本身已對附近生態造成極大破壞,包括斬樹起墳、剷路作私家路等,更有不少墳頭位於集水區、郊野公園範圍內,而且拜祭活動隨時引發山火,早前我們便發現山火地點同「認可殯葬區」高度重疊。【註二】更重要的是,部門的不作為縱容界外殯葬處處,2016年至2020年間只有2宗清理個案【註三】,執法毫無阻嚇力可言。到底界外殯葬是因為「山高皇帝遠」而難以規管,抑或漠視對環境、景觀的影響,甚至「燒山」的風險,故意容許新界原居民一條龍式起陽宅陰宅? 【註一】Yahoo新聞,原居民墳墓疑越界 超出「認可殯葬區」涉霸官地 [...]

【彭博Bloomberg】研究員受訪:香港地產商破壞濕地然後扮搞環保

發佈日期:2022年10月5日 近年香港地產商「轉型」,大搞國際風行的ESG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由減碳綠色建築到「活化」歷史建築,「捐(濕)地(起臨屋)」做「善事」,全部都寫入給投資者參考的報告書中。 但彭博新聞社(Bloomberg)今日(2022年10月5日)報道,香港地產商的很多行為,其實涉嫌與ESG 精神相違背:大舉囤地,開發濕地,先破壞綠地再起「綠色」建築然後聲稱很環保、大舉出售不宜人居的納米樓等等,對環境以至社會有莫大傷害。一如所料,這些行為沒有在ESG報告書中反映。對於彭博就他們破壞濕地舉動的查詢,部分地產商選擇不回應或「已讀不回」。 這些行為除了涉嫌誤導投資者外,亦不太符合ESG框架中「遵守或解釋」(comply or [...]

惱細唔妥:被隱藏的房屋「迫」problem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4日  【惱細唔妥:被隱藏的房屋「迫」problem】 明報A2昨日報導指現時竟有兩萬個公屋戶的人均居住面積不足7平方米(75呎),當中更有3,800戶更是低於5.5平方米(59呎)(一般被稱為「擠迫戶」)【註一】。最新公屋擠迫現況數字的全面披露,為現時公屋納米化的討論帶來「迫」的啟示,亦是現時「提速提量」下無視居屋生活質素的關鍵參考。 對上一次擠迫整體數字的全面公佈,已經要追溯到2017年一份有關公屋擠迫調遷計劃的區議會文件【註二】以及2013年立法會的紓緩公共租住屋邨環境擠迫情況的措施文件【註三】。隱藏全面數字的背後問題,令傳媒難以跟進每年現況,「擠迫」作為一個住屋的關鍵問題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之中。 只要對比過去十年的擠迫全面數字,就可以發現2013年所公佈的有約3,000 「擠迫戶」,然而,最新2022年的數字卻是3,800戶,過去十年的數字不跌反升。若不是有傳媒報導最新現況,亦很難發現「擠迫戶」的數字十年來並未有改善。 按照明報過去5年的調遷數字可見,政府處理個案由2016年的1,600戶跌至其後的每年不足1,000戶。箇中原因,在於2017年政府為了釋放更多單位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合併「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及「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並把兩個計劃所預留的公屋配額單位數目由以往每年約2,000 [...]

2023-05-05T17:16:04+08:004 10 月, 2022|2022新聞, In the press, 房屋研究, 數據研究|

感謝大學線高汁專訪報導! 一起守護民間研究工作

感謝大學線高汁專訪報導! 一起守護民間研究工作。 文章發佈日期: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日 全文:【記者查冊有罪? 公眾利益與個人私隱孰輕孰重】 http://ubeat.com.cuhk.edu.hk/151-searchonline/ 【查冊推進民間研究】 為了公眾利益而查冊的,還有一眾民間研究員。本土研究社研究員夏淳權指,查冊在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是揭示社會問題一個十分有力的證據。本土研究社一直有研究新界的違法套丁問題,亦即有丁權而沒有土地的原居民,將丁權售予擁有土地的發展商,發展商建成房屋後,售予沒有丁權的人士,從中牟取極大利潤。 為證實該地段是否有套丁,要透過公司及土地查冊獲得相關業權紀錄,進而查證發展商有否購買那些房屋,並轉售給非原居民,才可以斷定該位置有否套丁。本土研究社最後花了過萬元進行公司及土地查冊,並公佈《新丁再現:新界套丁研究報告2020》,揭示新界套丁問題。研究員蔡諾正認為,查冊最重要的是核實未經證實的線索: 「其實做那麼久研究,最興奮的步驟就是打開查冊的那一刻看見:『哇,真的是他!』」 [...]

2023-04-21T16:34:06+08:0014 11 月, 2021|In the press, 傳媒報導, 開放資訊研究|
Load More Posts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