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官外訪分析】側面探視香港的國際經貿空間

發佈時間:2023年3月15日  李家超政府上任快將一年,官式外訪依然只到過東南亞和中東「引資」,即使計及疫情外訪次數仍未免太少,令人思疑香港的國際經貿空間是否收窄。若要探究香港在國際經貿版圖上的「新位置」,分析歷年最高級官員離港訪問的地點和行程是一個好方法。 研究員透過整理歷任特首首年任期內【註1】特首本人、政務司司長及高級財金經貿官員【註2】的公務外訪(official visits)之地點和公開行程資料,發現過去25年,香港對外經貿關係發生了微妙但重要的轉變。資料只涵蓋特首任期首年,是因為新上任政府會傾向先訪問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是當屆政府對外經貿關係的寒暑表。為求更準確反映情況,統計數字撇除特首訪京述職和官員參與經濟峰會等主要目的並非與外/內地為建立更緊密聯繫而安排的訪問。 ▍整體趨勢或反映香港國際經貿空間收窄 1/「內訪」漸漸多於外訪 董建華政府在上任後馬不停蹄,特首本人、政務司司長及其高級及財金經貿官員在一年內出國至少12次,往內地則只有4次;但自曾蔭權政府(外訪5次:「內訪」6次)、梁振英政府(外訪7次:「內訪」9次)及林鄭月娥政府(外訪12次:「內訪」16次)則是「內訪」佔多。至於李家超政府則由於內地於2022年嚴格防疫,故不包括述職及參與峰會等的話暫時外訪仍居多(外訪7次:內訪2次),但自內地開關後則近乎清一色「內訪」。近年香港政府積極發展與內地有更緊密經貿關係,但與此同時,官員似乎並非同等熱衷於經營對外經貿關係。 [...]

2023-04-21T13:42:06+08:0015 3 月, 2023|數據研究, 精選, 開放資訊研究|

【聯合國都關注香港房屋問題】

發佈時間:2023年3月7日  聯合國剛發佈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審計結論,引發多方就著香港現況爭議,而居住權作為人權其中一種,今次報告都有著墨。 委員會提出: ▌關注長遠房屋策略提供租津予低收入家庭不足,建議加大資助範圍 ▌公屋申請門檻太高,大量低收入家庭被排除在外,建議增建租住公屋及降低公屋申請門檻。 分析: 1) [...]

2023-03-07T16:04:50+08:007 3 月, 2023|房屋研究, 精選|

【岩巉圍村?】市建局將衙前圍村「封口」及「滅軸」實錄

發佈時間:2022年12月14日  市建局日前(12月8日)在古諮會會議的「其他事項」環節,透露了衙前圍村最新的「強化版」保育方案細節,及後在市建局網址《摯誠.志成》再提及平面圖。研究社將之對比市建局2007/2012年的原有方案,發現新方案住宅佔用地面積激增至10倍、住宅佔整體地盤地面面積由5%變近4成、更使衙前圍村的「次軸線」不能保留,嚴重破壞及擠壓現有圍村佈局,使衙前圍村勢成「岩巉圍村」。 市建局新保育方案大變質—衙前圍村慘變「岩巉圍村」? 原先(2007年)及現今保育方案(2022年) 修訂對比: [...]

【挫棕複雜:地產商疑似「橫刀奪地」離奇事件簿】

【挫棕複雜:地產商疑似「橫刀奪地」離奇事件簿】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7月7日 民間多年來終於推動到政府檢視新界棕地發展,但至今只係肯額外收多唔夠50公頃 (佔全港2000公頃棕地約2.4%) 嚟做公營房屋。成日話新界地權問題「錯綜複雜」,近日有單好少人為意嘅規劃申請,好可能揭示出地產商在棕地上有「橫刀奪地」之嫌,可以折射到香港土地問題既一大癥結。 事源,今年6月流浮山有個城規會佔地足足5公頃既規劃申建【註1】,擬建10棟私樓共4,829伙 (申請編號: YL-LFS/12)。申請文件中煞有介事提到,增加住宅供應刻不容緩,請求城規會盡快通過,更直指進行中既棕地發展檢討,並不切合「轉變中的規劃狀況」,例如申請地點附近將有「不少的公營房屋發展」,且鄰近天水圍新市鎮,若城規會批准發展私樓,將「能平衡公營和私營房屋的比例」。【註2】 申請文件附夾申請具體地點,基本上與規劃署今年3月提出第二階段收回棕地的沙江圍北選址相當刎合【註3】(位置相約,涉及棕地面積同樣為5公頃),係政府現時收堆棕地裡面算係較大既一塊。 [...]

2021-11-13T22:19:03+08:0028 8 月, 2021|土地供應, 土地研究, 房屋研究|

【政府加碼補貼過渡屋每間55萬 成本緊貼公屋單位】

【政府加碼補貼過渡屋每間55萬 成本緊貼公屋單位】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7月16日 被御為係林鄭房屋新政既「過渡性房屋」政策,本來係民間一個「快靚正」既解決房屋問題選項,到近年政府搵左唔少夾地產商拎私人地俾社福機構做,之前已經俾民間批評過變左幫地產商平整定塊生地既「過橋屋」。 近日立法會文件揚左成份(已)啟動清單出黎,成日話搵唔到地原來話有就有,過半選址曝光左唔少囤積多年既地產商私人土儲,15,000個臨時單位話咁易輕易「達標」,在任期將至標榜自己房屋政策冇「走數」,又有幾真? 成份文件一大「亮點」,可以睇到政府「優化」左最新過渡性房屋既補貼政策,變左起一間貨櫃屋政府會補貼最多55萬,對於一間只用幾年貨仔既貨櫃屋,成本可以講得上係天價。 對比番55萬補貼一個臨時房屋單位,2021年起一間用到幾十年既公屋單位最新建築成本,都只不過係61萬一間。如果塊私人地最後由政府收番繼續做過渡屋就冇可厚非,但如果係拎出黎幾年就俾地產商收番起豪宅,根本係極度浪費公帑既補貼做法,點解政府唔直接收番塊地黎起公屋? 當然條數唔知伙拍團體之間點claim補貼,但單睇恆地兩塊棕地土儲伙拍「新界社團聯會」起成2,000幾個過渡性房屋,咁已經可以拎成11億政府補貼。而地產商出黎「免費」平整土地等起豪宅既成本,又會唔會可以暗中計左入去每個單位個55萬補貼裡面? 立會文件基本上冇詳細交代,立依家法會亦唔知重有冇足夠智慧去追問呢個問題。 今次計劃亦狠狠打破左政府一路以黎既棕地謊言。在選址方面,完全印證左其實就算幾偏遠既棕地都好,都可以拎到出黎做「資助房屋」,例如位處粉錦公路旁,介乎於林村同橫台山之間既「打石湖村」,一直都係棕土集中營。政府成日話因為位置偏遠唔適合收黎做鄉村式公屋,但係新世界用黎做居民組群一樣既過渡性房屋,起510間4層近千人住,一下變得就得,點解唔慳番成2億補貼直接收左佢起鄉村式公屋? [...]

2021-11-13T22:20:57+08:0027 8 月, 2021|土地研究, 房屋研究|

【九龍大洗牌﹕旺角油麻地重建現況報告】

【九龍大洗牌﹕旺角油麻地重建現況報告】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7月20日 市建局的角色設定就是以法定機構身份𢯎盡著數,發展可以免補地價,又有收回土地條例特權收地,以往仲會食街賺發展面積等。最新旺角油麻地重建研究正提交發展局審視(註1),預期會攤大手板要求放寬發展地積比 / 發展密度以及免費取得附近官地等新優待。 市建局準備在旺角和油麻地兩區範圍食大茶飯的前夕,值得一齊檢視重建對旺角、油麻地兩帶來的主要改變。透過整理屋宇署批出拆樓紙(拆卸工程同意書)的樓宇,一共整合了2005至2019年間樓宇重建後的現況: ================= ●發現一:15年60個重建地盤用途大不同 油旺中15年來有60個重建地盤的發展紀錄(註),當中11個為市建局項目,49個為私人重建,重建地盤佔地合共約340,000平方呎,。重建前後比較,寓所/商業處所(旺角區內住宅大廈類型),佔整體重建地盤面積的比例由71.8%,減少至62.1%,與此同時,酒店的佔地盤面積則由0.9%上升至19.1%。 [...]

2023-03-30T16:54:54+08:0027 8 月, 2021|房屋研究|

【Fact Check「告別劏房」注定失敗】

【Fact Check「告別劏房」注定失敗】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7月30日 夏寶龍展示國安法通過後管治香港的新秩序,揚言2049年前香港要「告別劏房」。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隨即附和「有得搞」,但被御為「豪宅劏房」的納米樓又是否會告別香港? 我們年初公佈《納錐之地》研究報告,盤點過往十年 (2010-2019) 新落成單位的「納米化」(實用面積260呎以下)狀況,從數據庫中發現愈起愈多。現時我們特意再進一步更新了2020至2021年5月,以及正在出售樓花的納米樓的最新數字。 分析整體趨勢,可以見到並非如一些「市場消息」指納米樓已經愈起愈少:2019年一共落成了1805間納米單位,到2020年數字已經破頂,上升至2143間,佔整體一手供應10.26%,同時間仍有1299間納米單位正在預售樓花。 如果仍有如此大比例的納米單樓落成,計其建築50年壽命必超2049年,今天繼續容許起這些豪宅劏房,豈不是在暗中與「告別劏房」打對台? [...]

2021-11-13T22:25:14+08:0026 8 月, 2021|房屋研究|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