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香港 去「聖屠鯊」重新建島?】

發佈時間:2022年9月23日  經過近幾年的疫情封關,政府宣佈入境「0+3」,相信會引發香港人一輪的旅行「遷徙潮」。談起「遷徙」,曾經在九十年代香港曾有一個遷徙計劃想帶港人去英國南大西洋領地聖凱倫拿 (Saint Helena) ——計劃的目的卻不是賺快錢,而是為了脫出香港? 相信大部份人都未聽過聖凱倫拿島,作為英國南大西洋領地,並位於南大西洋海中心的一個小島,面積只有十分之一個香港,距離最近的大陸(非洲)卻遠達二千公里,世史科有讀過為拿破崙死前被流放之地,該島直至2017年才有恆常民航班次來往南非,而聖凱倫拿機場曾被稱為「世界上最沒用的機場」【註一】,絕對是避世之選。 翻查一份今年剛於英國解封的歷史檔案 [...]

2023-05-05T17:19:29+08:0023 9 月, 2022|檔案研究|

跨越世紀的足印:重讀英女皇訪港檔案

英女王曾到訪之處,中環政府山有獲歷史建築評級、香港大會堂近年升格為古蹟、紅館依然在唱、沙田與跑馬地馬場在跑、印洲塘還是波平如鏡、理大橋端紅磡火車站口那開幕紀念碑仍在,幸得熱心城市保育的朋友關注,當年英女王探訪排檔小販那嘉咸街市集尚有。有些則已歷巨大變遷,例如於75年登岸的皇后碼頭被拆卸後重置無期、摩士公園游泳池亦已於2018年重建、而有著「九龍華富邨」之稱的愛民邨,到2024年也將步入15年前所言的重建之限。 儘管女王訪港已是上世紀,城市足印已逐漸褪色,然而英女王駕崩消息一出,仍然引起城內不少憶念,社交媒體充斥了當年到訪過的照片與郵票或硬幣上的女王頭,有種早已離開卻仍是在場的親切,成為近來此城一種弔詭的城市心境。 過往香港彷彿一直存在著弔詭,在1986年英女王二次或最後一次來港之後,時任港督尤德也曾於內部答謝女王到訪的文書中以內在的「自相矛盾」(inherent paradox) 來形容當年香港:一片人口98%屬華人的英國屬地、一個美籍人口多於英籍的國際之城,這也令英方及英國王室有著與其他殖民較不一樣的對待。 有關過往英國王室訪港的研究並不多,嶺大文化歷史學者馬翰庭 (Mark [...]

2023-05-05T17:22:12+08:0012 9 月, 2022|檔案研究|

【(冬至呈獻)無法「豕」圓:昔日野豬管理的檔案啟示】

【(冬至呈獻)無法「豕」圓:昔日野豬管理的檔案啟示】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2月21日 政府對野豬政策突變,開始將野豬「妖魔化」,例如野豬「會襲擊市民」、「不是可愛小肥豬」、對人類「傳染病毒和細菌」(卻沒有提供足夠證明),以合理化無差別射殺野豬,甚至有官員將野豬與老鼠等害蟲(vermin) 相提並論,並質疑為何要納入城市規劃考慮。 野豬已經與香港人共存多年,在二戰後急速都市化的背景下,野豬與人類生活範圍日益重疊亦曾引起不少煩惱,衍生不少規劃及管理上的難題。參考港英政府有關野豬管理的解密檔案,不難發現港英政府當年對處理人豬衝突的思維,與今天特區官員有顯著差別,可以預期政策效果亦有天淵之別。 ▋五六十年代:因過度獵殺瀕臨滅絕 五六十年代,野豬在新界極為罕有。一份1960年的「野生生物保育諮詢委員會」(Wild Life Conservation Advisory [...]

【郊野公園檔案庫 活用第一炮!】

【郊野公園檔案庫 活用第一炮!】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2月6日 早前係唔同場合分享過私人營地嘅規劃問題,今次聯乘風火山林,將我地實習同學有份深入調查嘅兩個私人營地個案寫返出嚟。 同過往分享唔同嘅係,今次交稿之後,風火山林除咗親身去航拍緊貼實況,仲靜靜雞利用我地早前發佈嘅郊野公園民間檔案庫(見下),用舊政府文件「加料」翻查以前政府營地嘅選址準則,仲重製政府檔案1968年建議營地等嘅地圖(見圖),對比宜家私人營地瀕臨不受控,親親大自然變鏟鏟大自然嘅隱憂。 樂見我地一眾義工逐頁逐頁影落嘅歷史檔案得到活用,再次感謝仍想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很多人。 圖片擷自: 風火山林【第35期】封面故事 《香港地少營多》 ──私人營地隱憂 [...]

2023-04-21T16:11:34+08:0022 12 月, 2021|未來環境研究, 檔案研究, 郊野公園|

混「水」摸魚:香港海界定界爭議史 (下篇)

混「水」摸魚:香港海界定界爭議史 (下篇) 近年討論城市議題無可避免地牽涉到邊界政治。相對陸上的跨境基建以及通關爭議,近日的追捕非法走私的水警執法、12人越洋、深圳郵輪搶閘「通關」、大鵬灣邊境融合發展,亦將邊境爭議擴展至香港海上面向。香港海界作為問題本身一直少為人探討。參考過往的邊界研究(border studies),邊界往往不只是國家宣稱的一條地域實線,更多是在複雜的政治、歷史、文化及經濟活動互動下所建構的有形及無形關係。我們透過翻查一系列有關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追溯香港水域的定界過程(bordering)及拆解當時牽涉的「海」緣政治,相信能為當今邊境爭議帶來一些歷史啟示。 海界作為政治妥協的空間 早年殖民地時期,香港水域劃界曾出現兩種的界線表述,而且一直未有對外宣稱其官方領海範圍,經常遊走在當時國際海洋慣例3海里(彎曲形)與中英雙方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方形)之間。隨著1937時中日衝突加劇,英方保持中立(neutral)立場,港英水域一度被要求跟隨國際慣例,盡量避免因香港海界不清而造成任何對英方外交不利,尤其當中日兩軍在香港水域發生衝突。無獨有偶,其後1950年國共內戰,當時港英以同樣理由,決定正式修例《釋義條例》內部確立「彎曲形」領海範圍的合法性。然而,港英卻一直對外保留「方形」範圍,聲稱為免影響自身航空航線。 [...]

特首可以「協商」出來 這件事本身如何「協商」出來?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2月3日 近日有傳北京正考慮改變香港政治制度,梁振英近日亦追溯到《中英聯合聲明》(歷史文件?),話聲明已經寫到明特首可以由協商(consultation)產生,究竟點解當年英方會覺得行政長官可以「協商」出黎? 翻查過千頁80年代的英國解密檔案,可以搵得翻當年中英雙方談判香港「協商政制」的「協商過程」。 就香港前途問題,中方一直採取「宜粗不宜細」嘅談判方針,英方就開始以細節作為談判策略,上演了一輪又一輪枱底協商。翻查一份1983年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英國解密檔案【註一】,在1983年12月第七輪談判中檔案中收錄中方首度對英方的非正式工作文件細節提出一籃子關於香港政制具體意見,但英方一收到就表示好多都唔討好 (less welcome),除左首提要求在港駐軍,其中一個重點正是未來行政長官可以經「協商」或者本地選舉產生並由北京委任,這很可能就是聯合聲明包含「協商」方式的起源。 中英雙方就「協商」條文的具體談判會議紀錄基本上仍然保密,但透過英方部門之間電報討論到談判時重點和結果,卻能重現出當年部分協商的角力點。根據另一份1984年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英國解密檔案【註二】,就能進一步透露英方曾主動妥協「協商特首」的由來。 到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草簽的前夕,當時外相賀維向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匯報,建議接受聯合聲明可以「協商」或選舉特首的中方意見,以「換取」中方能在聲明中確認立法機關必須選舉產生 (we should [...]

2023-04-21T16:46:58+08:0014 11 月, 2021|檔案研究, 開放資訊研究|

最愛國宣誓誓詞正式出土

文章發佈日期 : 2020 年 11 月 28 日 今天香港打哂開口牌向宣誓法埋手,有份上年先剛剛出土既英國解密檔案【註一】,原來收埋咗份英方諗住畀中方參考嘅宣誓誓詞初稿,內容真係估你唔到咁愛國。 事緣英方當時1993年以宣誓作為「直通車」的過渡條件,當時港英政府為咗氹中方「落搭」,所以誓詞內要寫到相當迎合中方「愛國」(patriotic) [...]

2023-04-21T16:47:20+08:0014 11 月, 2021|檔案研究, 開放資訊研究|

【本研解密】「超譯」特權法

文章發佈日期 : 2020 年 11 月 19 日 近日多名立法會議員被警方以《立法局(權力及特權)條例》控告干預立法會運作,翻查一系列關於《立法局(權力及特權)條例》立法的英國解密檔案【註一】,當時1985年的通過的特權法可謂為立法會充權的里程碑,但審議期間困難重重,引起不少爭議。當年英方內部討論今日解封,可為現今特權法被濫用提供莫大啟示。 當時仍屬親英的譚惠珠領頭審議草案委員會,負責擬定《立法局(權力及特權)條例》草案,打算確立立法會日後地位,保障97後的香港自主性。然而,由於條文中有誹謗性藐視(Defamatory [...]

2023-04-21T16:48:33+08:0014 11 月, 2021|檔案研究, 開放資訊研究|
Load More Posts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