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如何精簡提速】英國發展正在「升級」 香港規劃卻被「肢解」?
發佈時間:2023年1月11日
過去一年多,香港在「加快發展」的主旋律下迎來了「精簡發展」草案,一次過修改六條發展相關法例,大幅削減公眾規劃參與權。同時間,在2022年中,英國也提出了修改規劃發展相關條例的「升級及再生草案」(Levelling Up and Regeneration Bill 2022),現時可說是英國自2020年”Build Build Build”的規劃發展制度改革後另一波重大改革,將在月內在上議院進行二讀。英國的草案部分同樣帶有「加快建屋」意味,但也有部分項目與香港的方向截然不同,且在香港的草案完全缺席的:
▊追擊「揼波鐘發展商」
其中一個分別在於英國嘗試向發展商囤地行為落刀。英國的草案建議賦權予地方政府拒絕受理「揼波鐘發展商」(slow developers)提交的規劃申請,甚至就正研究罰款。另外,草案也有新條款要求發展商在得到規劃申請後提供發展進度報告(development progress reports),列明發展時間表及定期交代工程延遲的原因等。這項建議可說是對應英國有40%已批出的房屋規劃許可遲不動工(slow build out rate)的問題(註一),也是英國地方政府協會曾提出的建議(註二)。
香港也不乏發展商取得規劃許可但遲未動工、或就同一項目以更高發展密度重覆提交申請等「揼波鐘」情況。但香港的「精簡發展」草案,除了限制申請人就規劃申請提交進一步資料的期限,就未有直接對應發展商「揼波鐘」的問題。
▊擴大空置稅的徵收範圍
現時英國地方政府可就空置超過兩年的單位徵收額外巿政稅(Premium Council Tax)。是次草案則建議進一步縮減啟動這項空置稅的空置期,由上述兩年縮減至一年(註三)。徵收的空置稅率更會隨空置年期增加,在空置5年及10年後分別倍增。據悉過往不少業主將空置單位報稱作旅館(holiday lets)以避開這項空置稅,但英國政府也會在2023年4月起收緊對「旅館」的定義門檻,以填補這個空置稅的漏洞(註四)。
香港發展商囤積新落成樓盤單位逾年然後「唧牙膏」加推的情況也常見,但香港的「精簡發展」草案也未有對應此問題,而一手樓空置稅依然無影蹤。
▊進一步體現「先棕後綠」原則
「提速提量」的同時,英國的草案也包括發出新指引令地方政府在覓地建屋時要剔除選取綠化地帶(new guidance setting out that local authorities are not required to review Green Belt to deliver homes)(註五),「棕綠分明」地定明土地發展優次,也可說是體現「棕地優先」的國家政策。
雖然不少關注團體都指草案的「棕地優先」政策仍未夠仔細,留有很大的「走盞」位(註六)。但也可見「先棕後綠」算是成了英國「政治正確」的規劃原則,有壓力要循此方向制定新的政策。相反,香港民間對「先棕後綠」的呼聲同樣紮實,但政府卻仍在未盡善用棕地的情況下大舉開發綠化帶,削走公眾規劃權及參與過程等,帶來更多破壞鄉郊的劣質規劃,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相違背。
雖然未知這些英國的草案建議最終落實效果如何,而純粹「加快建屋」也未必能有效增加可負擔社會房屋,也有不少其他草案項目值得商確。但從上述三個英國草案的政策方向,已可助我們看見香港「精簡發展」草案中「加快」這個主旋律是解決香港房屋危機的偽方案(non-solution),甚至是以快為名犧牲規劃質素的倒退。
若單論時間,發展商必定也是「拖慢發展」的「元兇」,也可有具體的政策方向對應。相對香港的草案僅聚焦於公眾參與及收地等規劃前期情序,英國草案加快的「落刀位」更闊,也會追擊批出住宅申請批出後,及住宅落成後的囤積情況。而在加快建屋的同時,也不一定要與「先棕後綠」及公眾參與等確保城市居住質素的原則相違背。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草案範圍不少也是英國不同倡議者多年推動及確立民間意見而成的結果,包括「先棕後綠」的原則。不論在任何地方,條例推出前後的政策改變過程也很需要民間有理聲音的持續爭奪。
參考資料
註一:Shelter England, “40% of homes granted planning permission go unbuilt”
註二: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 “Levelling Up and Regeneration Bill, Remaining Stages, House of Commons, 23 and 28 November 2022”
註三:Chartered Institute of Taxation, “Levelling-Up and Regeneration Bill committee stage briefing”
註四:GOV.UK, “Gove closes tax loophole on second homes”
註五:GOV.UK, “Communities put at heart of planning system as government strengthens Levelling Up and Regeneration Bill”
註六:The countryside charity, “Brownfield land for 1.2 million homes lying dormant, our report shows”
延伸閱讀

支持本土研究
巨變中的香港,仍有本地在經營關注不同議題的民間力量,謹守崗位默默堅持。
作為專研規劃發展、城市保育、土地問題、房屋危機、環境保存、開放數據等範疇,我們的研究員相信開放的公共知識有其不可或缺的時代意義。留在這裡的人仍努力在閱讀、圍爐、思索、製作、紀錄、尋求突破、尋找未來,而這裡依然需要更多原創、深度、扎實的研究基礎來說明一切,用事實書寫我城的故事。
與此城共渡過十年,我們更明白自己時代的角色與位置:扎根本土發掘原創可能,切入城市議題打開缺口,提供批判視野的公共論述。如你認同我們深度扎實的研究,請月費訂閱方式支持,來守護僅存的民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