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2年11月2日
市建局吞併龍城大計原來靜靜雞開展緊,如果唔係研究員跟得貼,相信好難發現九龍城重建項目今個月剛上咗城規會審議【註1】,入面仲攝咗唔少新嘅具體設計細節,一次過點哂出嚟以證市建局究竟點樣有違當初市建局說服市民嘅九龍城重建願景。
▍加行人天橋 三橫十一直無得留低
市建局推行重建時話「保留城市網格街道形態」、「保存街道氛圍」,但上城規會嘅項目規劃圖中卻靜靜雞加入一條天橋,橫越整條賈炳達道,連接新落成的市政大樓及對面的私樓住宅;圖中亦揭露會興建數條打斜的行人路,連接重建範圍外的龍崗道及侯王道。這些新設計將會打破九龍城原有三橫十一直的街道布局,亦與市建局當初提出的規劃願景有出入。

▍起7座「彪形」大廈 最高有41層
重建方案中被私樓包圍淪為「孤島」的御門.前,市建局稱會研究改善「包圍感」,包括減低樓宇高度。不過睇番規劃文件,最新的重建方案仍然保留7座樓高介乎36至41層嘅住宅大樓,這些「彪形」大廈仍然圍住只有27層高的御門.前,「包圍感」依舊。而從規劃圖更可見其密集程度,將遮擋整個九龍城的景觀。

▍自創「高架花園」
這個重建項目食走部分賈炳達道公園,市建局形容做「創造資源」。不過規劃圖可見這些被創造的公園日後將會被「天台化」之餘,有別於以往備受批評的「空中花園」、「天台公園」,今次市建局似乎為這些「綠色天台」度身訂造了個新名—「高架園境花園」(elevated landscape garden),不過相信這個「高架花園」在本質上將與一般天台化公園無異。此外,圖中亦有平台花園分別安插在四座私人住宅大樓內,這些綠化空間有多大程度開放予公眾使用仍是未知數,而升高的公園在可達性及使用量上亦難與一般公園相提並論,這些公共空間的質變都是市建局難以補償的一環。
重建未開始,已經可從規劃文件中看到市建局如何違背當初的重建願景。然而在上週才解密的城規會會議紀錄【註2】,審議過程中未有委員反對這個已走樣的重建項目,雖有對技術細節表達意見,但竟然無人提到增建天橋這個重要改變。城規會在審議重建項目的過程早已脫離監察把關的角色,令市建局往往可以濛混過關,重建走樣亦越見嚴重。
【註1】2022年10月7日 城規會文件10869
【註2】2022年10月28日 城規會第1282次會議紀錄
http://bitly.ws/w9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