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發原因】千億工程承建商壟斷問題大檢閱
發佈時間:2022年9月29日
稍早前安達臣道冧天秤工業意外,再計接二連三各種工程事故,引發市民廣泛關注政府承建商的監管及罰則過低問題。面對工程出問題、工傷或意外,即使年復一年屢次見報與「受罰」,情況依舊,除了「無法估計」的理由,其實與香港承建商的壟斷行為是否有關?
研究員翻查過去5年政府(2018-2022)5個工務部門的最大型公共建造工程(每項價值$4億或以上)【註1】中工程承建商中標的分佈數字及其合約價值,發現2018年至2022年5年間批出的合約總值已經達2,064億,當中過半(1,081億,52.37%)由9間承建商/集團包攬,佔123間合資格承建商不足一成,他們分別是:
(承建商/集團,投得的工程合約張數,價值,佔合約總值百份比)
▍有利建築有限公司,7張,約73億,3.56%
政府也不是不知道這個行頭寡頭壟斷(oligopoly) 問題。2013年時已是有1成合資格承建商包攬過半合約額,當年政府簡化丙組承建商的資格【註2】,使當年合資格承建商由70間增加至現時的123間。然而事隔近10年,壟斷與包攬的情況顯然沒有改善,甚至有惡化的趨勢,而且牽涉的合約額已經比10年前大幅膨脹。
當中合約額排名首位的中國建築主要業務在香港,其手上的總合約額由2005年的59.6億元,急速膨脹至2021年的4766.6億元【註3】,成為「巨無霸」級承建商,現時稍為大型的建築合約如新醫院,幾乎是中國建築的囊中物,可見包攬壟斷情況與十年前更加嚴重。
事實上,官方數字亦對大致呼應了上述觀察。根據香港統計處最新資料,香港土木工程、建築及測量服務的「集中率」(Concentration Ratio)及「赫芬達爾指數」(Herfindah-Hirschman Index) 頗高(兩者為較常用的行業集中度指標),前者在2019年達到0.33-0.52,意味著行業內首10大公司的市場佔有率由3成-5成不等,與其他相對有競爭的行業如衣物、零售批發的0.13-0.25 相差一段距離 【註4】
而上述壟斷公司包辦的工程不少卻是「血肉城牆」。翻查能夠確認涉事承建商旗下地盤的工業意外新聞報道,上述9個承建商除了利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過去5年全部都重複發生過傷亡,其他如黑工傷亡「未上報」的意外或許更多。

然而諷刺的是,他們除了「坐定粒六」繼續獲得巨額政府工程合約之餘,過去五年間更不斷被建造業議會或勞工處嘉獎為「工地安全模範」。如金門建築過去有4宗意外被定罪【註5】,而根據相關報道,其所屬工地意外至少共釀成3人死亡【註6】,卻在去年建造業安全周獲得「創意工程安全獎」金獎【註7】,以及在建造業安全獎勵計劃中得到樓宇建造地盤(私營合約)銅獎【註8】等。
養成工業意外「慣犯」
面對這樣的慣犯,除了提高罰款之外,較少人討論的是「停工通知書」及「禁止投標」等懲罰性行政措施。研究員分析其中20宗涉傷亡的工業意外,以及政府的回應與懲罰,初步觀察到政府對涉事承建商處分主要三招:


只有涉及死傷慘重的嚴重事故(如精進),或是與紙包不住火的沙中線醜聞般(如禮頓),才出動「停止投標」的行政處罰。
頭兩者的數十萬的罰款以至「停工通知書」,對於承建商來說可謂家常便飯。簡而言之,只要死傷不算慘重,對地盤安全有監督責任的總承建商其實「未驚過」。儘管今年勞工處建議將嚴重違反職安健事件的罰款調升至最高$1000萬【註9】,即使法庭判處最高罰款(通常也不會),對於數十億一份的合約來說,猶如「零頭」。而「停工通知書」或許令工期更短,更可能倒過來增加趕工壓力,對工地安全無幫助。
至於一段時間的「停止投標」,則對本地承建商的公司現金流影響甚大,然而這類行政處罰卻是極少執行,需要如精進工程那般釀成3死6傷、釀成全城關注後才會實施,門檻要求極高,而且很多時只是停止投標資格一年半載,影響不太大。而且「停止投標」對於「巨無霸」級、擁有極高現金流的承建商來說阻嚇力仍然是低,還未計其他招數如找姊妹公司投標規避「制裁」【註10】。
政府過去的承建商名冊制度,多年來「養肥」少數承建商,壟斷者大多能在資本和建造經驗上排擠其他較小型的競爭者,最後僅有少數承建商「玩得起」政府提出的工務工程。而在現屆政府高呼「提速、提效」下,預料各公共工程將進一步壓縮工程時間,加上現時工業意外的罰則明顯對大型承建商的阻嚇力不足,如此下去,傷亡事故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註1】即五個最主要的工務部門:土木工程署、水務署、建築署、渠務署及路政署的丙組建築類工務工程(每個價值$4億或以上的項目),它們佔了工務工程開支的最重要部分。
【註2】承建商名冊改制破壟斷 https://bit.ly/3dCFd5u
【註3】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https://bit.ly/3qZvglB
【註4】香港統計月刊 2022 年 8 月 行業集中度統計數字 https://bit.ly/3xXSOv6
【註5】兩建築商工傷共釀9死 續獲政府項目 https://bit.ly/3qZ3Egw
【註6】將軍澳工業邨女工自7米高閣樓墮下 https://bit.ly/3LAympC
海洋公園新酒店 地盤塌磚牆 壓斃泰籍工 https://bit.ly/3fcXWFk
【奪命工傷】九龍城地盤鋼筋支架倒塌 釀一死六傷 https://bit.ly/3Lzm0hH
【註7】「創意工程安全獎」藉著創新方式提升建造業安全 https://bit.ly/3DSBZWp
【註8】建造業安全獎勵計劃2021/2022 比賽得獎結果 https://bit.ly/3SwjR8N
【註9】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2022 年 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法例 ( 雜項修訂 ) 條例草案》https://bit.ly/3SBT8Yk
【註10】獨家|沙中線醜聞主角禮頓停賽期間 姊妹公司中標2.1億政府合約 原文網址: 獨家|沙中線醜聞主角禮頓停賽期間 姊妹公司中標2.1億政府合約 https://bit.ly/3r28o4X

支持本土研究
巨變中的香港,仍有本地在經營關注不同議題的民間力量,謹守崗位默默堅持。
作為專研規劃發展、城市保育、土地問題、房屋危機、環境保存、開放數據等範疇,我們的研究員相信開放的公共知識有其不可或缺的時代意義。留在這裡的人仍努力在閱讀、圍爐、思索、製作、紀錄、尋求突破、尋找未來,而這裡依然需要更多原創、深度、扎實的研究基礎來說明一切,用事實書寫我城的故事。
與此城共渡過十年,我們更明白自己時代的角色與位置:扎根本土發掘原創可能,切入城市議題打開缺口,提供批判視野的公共論述。如你認同我們深度扎實的研究,請月費訂閱方式支持,來守護僅存的民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