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官僚」成為精簡規劃的方法
《星島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意見」,批評平日無乜人重視嘅環保署、運輸署、樹木辦拖慢房屋供應進度,要求官僚部門制訂「客觀」嘅入則指引,仲話中國大陸規劃制度工程由批地至落成2年就搞掂,連開三個部門波實在極度罕見。
將呢幾個部門標籤為「卡住發展」,精簡佢地既審批權力,更多係借「精簡之名」削弱部門潛在規劃管制權,減弱佢地喺制定規劃要求同地契條款個陣既權力。
其實好多時起樓發展,唔單只係要合符最基本法規,而係要做好發展管制 (development control) 同令附近地區有規劃得益 (planning gain),需要唔同部門「因地制宜」俾啲規劃考量,從不同專業角度令規劃可以全面顧及不同城市需求,制定好地契條款等私人發展唔會鑽空子同走樣。
發展商交唔到部門既規劃要求,本身個問題係規劃申請者既責任,唔應該視為部門拖慢房屋供應。但依家未「鬥地主」,已經先「鬥官僚」,將個矛頭轉番去話做番佢地職責既部門阻撓私人發展,咁樣發展商當然最開心,因為唔再需要聽環保同交通部門專業意見咁多嗲,但對整體既城市規劃係咪一件好事?
今個八月專題,本研將會同大家逐一揭示更多肢解城市規劃嘅手段同潛在影響,敬請留意!
星島日報:【新聞追擊】環保署 運輸署 樹木辦 三部門被轟拖慢房屋供應 https://bit.ly/3xrQO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