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變將軍澳?】深水埗全區重建預想大透視

發佈時間:2023年6月7日  市區重建局2月份已公佈即將開展深水埗全區重建研究,在基層核心生活區劃出130公頃的範圍進行研究,其中點名大南街、鴨寮街,意味大有機會被活化/重建,早前已引起公眾莫大關注。近月更開始透過顧問公司,向研究範圍內的業主與租戶進行問卷調查。 本研社獲得了官方完整問卷內容,已可從對有關未來重建想像的問題設定,可揭示到當局對深水埗未來如何重建的初步構想與方向。 問卷其中一題問及「市區更新有機會為深水埗帶來的轉變」,請受訪者在8項主要預設的選項按重要程度排序,其中一個選項為「在區內提供更多購物中心」。然而,要「更多購物中心」,究竟是要當區平民化的黃金電腦商場、高登電腦中心、西九龍中心的類型,還是又一城、 K11等大商場,將留有很大詮釋空間。當意涵不清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扭曲收集回來的問卷答案。 而事實上,深水埗現時的社區經濟模式,是由地攤、排檔、巷鋪構建而成,塑造了獨特的基層消費與生活方式,是否真的有必要將全港各區都興建大商場? 選項另外還有「提升本區活力(例:增加社區共融設施)」一項,但深水埗本身已經是個充滿活力的地方,用不著重建來提升,反而應該擔心重建會否斬斷社區肌理,削弱了現有的活力;另一方面,「增加社區共融設施」與「提升活力」是兩個不同概念,更顯得意義不明。 另一選項「在區內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的社區和福利設施」,「不同種類」的意思亦可圈可點。現時深水埗有相當多服務基層的社區和福利設施,對象主要是無家者、低收入長者等等。若然重建是為了在區內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社區和福利設施,是否意味市建局認為區內集中基層服務過於「單一」?最後會否令到區內服務基層的設施減少? [...]

【越補鑊越大鑊】錯漏百出的交椅洲人工島資訊問卷調查

發佈時間:2023年6月5日  去年尾低調展開的交椅洲人工島公眾參與活動(下稱明日大嶼諮詢),被公眾及學者狠批為「鬼祟」,連推出諮詢網站時也沒有主動宣傳,要議員及傳媒揭發才承認已展開諮詢,更沒有任何公眾論壇。或許政府自知與民意脫節,上月中委託了某個單位(真實身份不明)製作了一張Google Form問卷調查,似乎試圖「補鑊」。 這份問卷將在今晚23:59截止,旨在了解「公眾對交椅洲人工島資訊的掌握情況」【註1】,不過這張Google Form與明日大嶼「諮詢」一樣,非常低調,只能在經濟日報及信報的連結上找到,相信很少市民知道它的存在。更大的問題是這份問卷無論從涵蓋面、方法學以至問題設定都出了嚴重問題,似乎「越補獲,越大鑊」。 ▍涵蓋面不足:沒有英文版問卷 研究員尋遍整個互聯網,暫時仍未能找到英文版問卷。既然明日大嶼諮詢以中英雙語進行,為何調查市民有多掌握明日大嶼諮詢的問卷就只有中文版?再者,人工島亦直接影響數個多外籍人士定居的社區(如愉景灣、梅窩),不諳中文的人如何表達意見(外國人會看中文經濟日報?)?作為政府委託的民意調查,竟然沒有以法定語文作群體調查,未知背後的原因為何。 ▍用錯方法:連大學生也不會犯這個統計錯誤 [...]

2023-07-06T19:05:04+08:005 6 月, 2023|土地研究, 土地規劃基建, 明日大嶼|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