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2年9月20日
除了近期的Mil Mill紙品回收廠及志記𠝹木廠之外,不少醬油廠、及製冰廠等僅存的中小型本地鄉郊傳統工業,同樣在近年面對各種發展威脅:
▐ Mil Mill 喵坊回收廠 (紙品):因配合「再工業化」,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被科技園拒絕續約
▐ 志記𠝹木廠 (木材) :收地作古洞北新發展區
▐ 悅和醬園 (米酒、豉油):收地作古洞北新發展區
▐ 鉅利醬園 (醬油):在古洞北新發展區範圍內
▐ 同珍醬油(軍地) (醬油):在北部都會區初步界線內
▐ 屯門德保雪粒 (冰塊) :收地作公營房屋發展
▐ 香港木庫 (木材):在擬議橫洲公營房屋項目第二期範圍內
▐ 廚餘廠華南再生資源 (剩食) :因廚餘處理量未符租約規定,2020年被環保園要求停運
不論是取材、市場、還是作為傳統手藝,這些鄉郊工業都與這城市的資源物流密不可分,部分甚至是全港唯一同類型的工業,有其在地生根的需要。

他們情況真的已去到要「向發展讓步」了嗎?政府2017年的棕地研究統計食品加工廠、燒肉、製冰、紙品工業等新界鄉郊工業的面積及數量。即使連同五金化工工場(按其研究中「鄉郊工業」的定義),新界59所鄉郊工業也只佔地約23公頃。換言之,只需約1個維園的土地面積,就能容納此等本地傳統工業發揮僅存的功能,還未計重置時可考慮將部分工業作多層式處理。而政府現未有具體計劃的棕地,卻還有數百多公頃。

當然不是說所有鄉郊廠房都要原址保留,但上述大部分受大型發展計劃的鄉郊工業,政府都未有提供顧及其營運需要的重置方案,以讓營運者繼續生計。不論短租地及環保園等政府提出的方案,也面對租約期、用地面積及初始投資等限制,只提供3年短租年期,同棕地上要每3年續牌申請一樣臨時,誰又真正會投放資源認真做?
其實重置已經是後話,或許更需要問的是新發展區無差別的收地模式,或土地需求估算彷彿無限大的「創科用地」,是否迫切得要淘汰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鄉郊工業,結果會像內地「騰籠換鳥」的失敗政策,由「再工業化」變成「去工業化」?
其他僅存中小型傳統/本地鄉郊工業,也值得留意他們未來的發展與去向:
▐片藍造 (藍染)
▐廚餘廠華南再生資源 (剩食)
▐頤和園醬油廠 (豉油)
▐三生酒廠 (釀酒)
▐冠珍醬園 (醬油)
▐鉅利醬園 (醬油)
▐同珍醬油 (醬油)
▐三粒鹽記 (鹽業)
▐冠益華記食品廠 (醬油)
▐榮興儀記燒臘工場 (燒肉)
延伸閱讀:【流放Mil Mill去長洲?】政府重置選址無塊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