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島世界杯】卡塔爾人工島如何賭上世界的未來?
發佈時間:2022年12月19日
卡塔爾為舉辦世界盃大興木土,除了引發人權及「血汗」勞工等爭議,現時部分用地用作「球迷村」(其中包括「方倉式」酒店)的卡塔爾兩個大型人工島,項目本身亦是出現眾多爭議及問題。近年在波斯灣一帶湧現的大型人工島項目,早有被稱是「短視」(short-term thinking) 的「末日」項目(projects of doom),而卡塔爾的人工島項目亦出現一系列的規劃、財政以及環境破壞等問題,更有學者形容為粗心(careless)、零規劃 (unplanned)、不可持續性(unsustainable)【註1】。
透過翻查卡塔爾人工島兩個項目「卡塔爾之珠」(Pearl-Qatar)及「北凱泰凡島」(Qetaifan Islands)的傳媒報導及相關學術文章,其中大多篇幅集中更具爭議性的卡塔爾之珠,揭示現時卡塔爾人工島作為大型填海項目的暗黑規劃問題,以供香港即將出爐的明日大嶼項目作賽前啟示。
▍另類「方倉」:規劃失當引致人工「鬼城」
卡塔爾之珠達400公頃的填海項目,聲稱促進社區、文化多元、旅遊發展的多元經濟,以混合土地用途的新城模式規劃發展。然而,近年島上的住宅項目卻被學者稱為「鬼城」(ghost town),出現房屋空置、欠缺社區空間而充斥「隔離感」等問題。填海項目原初的估計居屋預計可提供超過1.8萬伙,可容納4.5萬人,自2004年宣佈項目,但到近年卻只有3.3萬人入住,這亦是大型人工島常被批評規劃願景高估市場需求及規模的其一案例。
出到無人想住的空置問題,相信其一原因是社區規劃出事,社區配套如行人道不足而致步行可達性(Walkability)低、缺乏綠化設施等減低宜居性【註2】,而位置遠又無相應交通配套,若要出島到多哈市中心上班,只得一條「過海隧道」,亦曾有2014年報導指出項目出現交通擁擠問題【註3】。
事實上,除了社區規劃出事,卡塔爾之珠島上的地產項目早有指並非主打本地人,島上規劃設計被指行「西方風格」(westernized design),針對潛在對象是美國及歐洲人等外來遊客。島上項目並無配合當地穆斯林的社群之餘,貴價奢華豪宅的房屋供應,亦令本地人卻步。
為了迎合外國買家,卡塔爾政府為此更改動法例容許境外買家進場買樓,令卡塔爾之珠成為首塊容許非本地人永久擁用(freehold ownership) 物業的地區,亦將項目定位為吸引遊客的旅遊地產生意多於服務本地社區住宅項目。
▍隡平「珍珠港」:「粗心」開發當地環境生態
卡塔爾之珠的發展過程項目被指「粗心」(careless)、「過時」(outdated)、「零規劃」(unplanned)以及「不可持續」(unsustainable),欠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政策方針、全面詳細的環評制度及健全法規,變相粗暴式開發當地海岸的海洋生態,並造成多方面破壞。
有專家指人工島項目的施工擾亂海洋生物所需的食物鍊和氧氣水平的沉澱、氣味和渾濁度,當地多種海洋物種例如鸚嘴魚、黃貂魚、油膩石斑魚以及海龜群落等的數量顯著下降【註4】。
除了卡塔爾之珠,有被稱為「方倉」的球迷村的北凱泰凡島項目,在填海工程期間,亦對當地生態帶來影響。項目的環評指出候鳥鸕鶿 (Socotra cormorant)在填海工程期間受到噪音干擾。
當初卡塔爾之珠無視環境的開發,其一原因在於填海工程工程事前未有進行詳細而全面的當地環境生態研究。在2004年卡塔爾之珠計劃推出時,當時卡塔爾在舊規劃法例上(old planning law)亦容許削弱環境緩解措施來加快建設進程(sp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by undermining environmental mitigation measures)。另外,有環境顧問指出在填海工程進行前,一直未有為當地生態環境進行調查(no prior research of the local habitat was conducted),令承辦商不能夠按情況進行環境緩解措施,未能減低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有趣的是,卡塔爾之珠的填海項目以珍珠為形,而填海的地方以往亦為大型採珠地點。雖然現時卡塔爾的採珠業已未如過往蓬勃,但珍珠對於當地而言有一定地位,而每年卡塔爾亦會舉行「海洋祭」(Marine Fesival),活動展現採珠、捕魚的技術。不過諷刺的是,這個為海洋而設的活動,舉行地點正正在抹殺海洋生態的人工島對出【註5】。
▍石油派錢?:填島項目超支達六倍
而卡塔爾之珠在2004年公布項目,整個項目預計在2012年完工,曾一度將完工日期延遲至2018年。然而,時至今年2022年,據指整個項目的不少土地仍然處於閒置或未完成狀態(There is a sizable portion of land still vacant or under construction on the island)。
當時項目的估算成本約為2.5億美元,至今估算的成本已大幅增加至15億美元,比開初估計高出六倍。到底承辦商初時有無認真估算,抑或財大氣疏的石油國無視成本照上馬?
卡塔爾人工島的先例突顯應對市民真實需求的整全規劃、務實的財政預算及詳細環境評估的重要性,而香港明日大嶼人工島同樣即將上馬,但未開始已經被發現各種規劃問題,包括人口估算過高、缺乏具體基建配套規劃等,難保會重蹈複轍淪為鬼城。而政府最近為了加速上馬,搶先提出簡化環評程序之餘,亦以精簡發展流程為名抹殺公眾聲音,甚至容許明日大嶼「邊填海邊規劃」。
當卡塔爾近年提出以平衡發展及環境保護為方針【註6】,反觀本港有先例可鑑,卻削走既有把關程序,難保日後會變「爛島」,抑只會勞民傷財「得個擺字」。
參考資料
【註1】Rosciszewski-Dodgson, M. J., & Cirella, G. T. (2022). The Pearl’s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ilures: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Human Settlements (pp. 215-234). Springer, Singapore.
【註2】Al-Amadi, D., Major, M. D., Atour, R. M., Al-Ansari, D. Y., Al-Maiki, N., Amleh, R. A., & Mohammedsheriff, H. (2022, May). Form and Function in The Pearl-Qatar Artificial Island Development.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ntemporary Affair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ICCAUA (Vol. 5, No. 1, pp. 617-627).
【註3】Doha News(2014):Traffic woes at Pearl’s lone exit create safety concerns for residents https://dohanews.co/pearl-residents-safety-fears-regular-traffic-gridlock/
【註4】Afzal, M. S., Tahir, F., & Al-Ghamdi, S. G. (2022).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to Mitigat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sland Developments in the Gulf. Sustainability, 14(9), 5027.
【註5】Qatar Marine Festival (2019) https://www.onlineqatar.com/visiting/festivals-and-major-events/qatar-marine-festival
【註6】Planning and Statistic Authority State of Qatar: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https://www.psa.gov.qa/en/qnv1/pages/environmentaldevelopment.aspx
#明日大嶼 #人工島
#卡塔爾 #世界杯 #填海 #美斯
-1.png?resize=1080%2C1080&ssl=1)
支持本土研究
巨變中的香港,仍有本地在經營關注不同議題的民間力量,謹守崗位默默堅持。
作為專研規劃發展、城市保育、土地問題、房屋危機、環境保存、開放數據等範疇,我們的研究員相信開放的公共知識有其不可或缺的時代意義。留在這裡的人仍努力在閱讀、圍爐、思索、製作、紀錄、尋求突破、尋找未來,而這裡依然需要更多原創、深度、扎實的研究基礎來說明一切,用事實書寫我城的故事。
與此城共渡過十年,我們更明白自己時代的角色與位置:扎根本土發掘原創可能,切入城市議題打開缺口,提供批判視野的公共論述。如你認同我們深度扎實的研究,請月費訂閱方式支持,來守護僅存的民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