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22年10月06日
施政報告將至,又有人拋橋扮解決土地問題。除咗最近吳秋北建議「政府在內地直接買樓予公屋輪候者」,其實久不久都有人提起呢啲毫無規劃理據、完全經不起現實考驗的「唔揪得」建議。
今次研究員整理十個過往曾湧現的土地發展「狂想」及其問題,排名不分先後:
▋「送中」大挪移:
(土地發展「狂想」建議 // 支持者評論 // 支持/提倡者,年份)
ᛘ 買內地樓做公屋 // 「其實好划算,你可以買好多」 // 行會成員吳秋北,2022
ᛘ 借桂山島填海建屋供80萬人居住 // 「內地填海成本僅香港兩成至三成」 // 香港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2020
ᛘ 向雅居樂集團購肇慶10萬人「香港城」單位 // 「盡量與雅居樂集團爭取最優惠價格」 //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2019
ᛘ 助南沙發展2.7萬人「香港社區」 // 「廣州南沙是香港對外發展的最佳選擇」 //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2019
ᛘ 「香港監獄搬內地」可供地建屋 // 「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擔心那些囚犯逃獄」 // 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2018
這些構思就算幫到你安居,好可能要搬到分分鐘無水無電桂山島、或者是內地現時空置率奇高的鬼城,仲未計搬遷監獄的司法管轄權的問題。這種將房屋問題透過「送中」來解決的論調,就算方案有幾規劃上「不可行」,其實係推銷緊大灣區「幫到你」。
▋劈山又填海:
ᛘ 剷平南丫島再用山頭泥土填海 //「將新南丫島打造成可容納40至50萬人居住的休閒及旅遊中心」// 行政長官參選人洗國林,2022
ᛘ 開發大欖郊野「屎塔蓋」建3.5萬伙 // 「要讓香港人看到短期內越住越大,越住越好的希望」 //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2021
ᛘ 明日大嶼填海1,700公頃容納70萬人 // 「呢盤生意係好做得過」 // 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18
ᛘ 填船灣淡水湖建30萬單位 // 「可利用引水道將東江水引到其他水塘」 // 港大建築學院教授鄒廣榮,2017
ᛘ 長洲南填海重置葵涌貨櫃碼頭 // 「可考慮填海逾2,000公頃興建人工島」 // 團結香港基金,2017
這些開山劈石、「middle of nowhere」的大型工程項目,亦完全無視這些污染環境的開發成本、破壞自然生態資源、減斷本地自給水資源等問題,只用簡單的直線邏輯「有山鏟平,有海填平」粗暴地增加土地供應,正正反映這些「冷氣軍師」的議政思維,僅僅視覓地為「湊數」的遊戲。
這些完全經不起現實考驗的方案,除左攞來笑下之外,亦都要認清呢啲狂想及其漏洞,唔好俾佢分散土地問題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