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新「潤」學】新註冊移民公司疫後激增 或成內地人「潤」的新跳板
發佈時間:2023年4月19日
移民潮未止,過去兩年半內有40萬名香港居民經機場淨移出【註1】,而從最新公司註冊處的數字來看,似乎趨勢會持續好一段日子,甚至或會有增無減。
▍今年3月以「移民」命名新公司 比半年前按月急增近5倍
過去半年(2022年10月-2023年4月6日)在公司註冊處註冊成立的新本地公司【註2】,共有85間以「移民」或 “immigration” 字眼命名。這些新成立公司在2022年10-2023年2月期間數目頗為平穩,但在3月起突然急升,未知是否與香港當月全面「復常」有關:
2022年10月:6間
2022年11月:10間
2022年12月:9間
2023年1月:8間
2023年2月:12間
2023年3月:35間 (比2022年10月激增近5倍)
這些公司似乎不少是瞄準香港中高產的投資移民或其子女升學移民需要:以「教育」+「移民」、「升學」/「留學」+「移民」、 “education”+ “immigration” 、「房地產」+「移民」或相關字眼命名的新公司達24間,顯示這些公司專營升學及投資移民,而即使其他新公司沒有以相關字眼命名,也不排除他們會提供相關服務。
相關「潤」學潮(「潤」是普通話”Run”的諧音,在內地有「跑路」及移民的意思)及移民潮已經持續一段日子,雖然近月不時有消息傳出指有香港居民「回流」及有暫緩趨勢,但從市場及新公司註冊最新情況來看,業界似乎非常看好「潤」的前景,蜂擁成立移民業務新公司,未來移民潮及「潤」學潮似乎有增無減。
▍兩成與內地背景相關 趨勢與內地收緊海外移民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移民公司中,有17間在內地有同名/近名的移民代辦業者,或以普通話拼音/或以內地專用字眼命名(如以「信息諮詢」表達”information consulting”),佔比達20%。這些公司的目標客戶或許是已在港「達陣」的內地人,未知是否與協助他們往外國「潤」有關。
其中不乏在內地已有一定規模或較為知名的公司,主要在2022年11-12月間在港成立(疑似)子公司,包括:
1/ 香港鑫海移民有限公司 Hong Kong Xinhai Immigration Co., Ltd(2022年11月14日成立),與內地大型移民顧問「鑫海移民」(Xinhai Immigration) 同名,極有可能是其香港子公司。根據其官網【註3】,鑫海移民專營美加澳紐及歐洲(主要是希臘、葡萄牙)移民,及投資移民(馬耳他、新加坡等)。
2/華銳臻德國際移民顧問有限公司 H.R.Z.D.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Consultancy Limited (2022年11月24日成立),與「北京华锐臻德因私出入境咨询有限公司」名字相近【註4】。
3/子願臻城移民服務有限公司 ZYZC IMMIGRATION LIMITED(2022年12月12日成立),與「子愿臻城(厦门)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名字非常相近。根據其官網【註5】,子願臻城辦理出國移民及海外置業業務,主力菲律賓、瓦努阿圖及歐洲買房移民服務。
這個趨勢與去年11月內地整頓移民代辦業者、加強管理移民和留學業務的消息同步【註6】。此前有不少分析指,隨著去年尾內地鬆綁防疫政策,有關「移民」的搜尋激增,當時亦預料資金外流會加劇,這或許與其後政府加強整頓相關行業有關,未知內地大型移民顧問公司來港,是否為了「方便」其業務轉移至香港。
而近月推行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或許是新註冊移民公司增加的催化劑。95%的「高材通」申請者來自內地,「高材通」公佈之時,中國「潤學」氣氛正濃,內地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紛紛討論如何「跑路」,據指絕大部分人無赴港工作計劃,而是為了多一個選擇,將來有必要時能來香港「拿個香港身份」【註7】,而內地亦有論壇討論,指應先「潤」來香港,「拿了香港身份將會是移民到美加澳新(紐)但等移民國家一個非常好的跳板」【註8】,這個心理或許解釋了為何近月內地移民公司來港成立公司的新趨勢。這些最新數字及趨勢除了本身反映香港人加快往外國「潤」外,還顯示香港留不住專才之餘,反而成為了內地人「潤」的新跳板。

支持本土研究
巨變中的香港,仍有本地在經營關注不同議題的民間力量,謹守崗位默默堅持。
作為專研規劃發展、城市保育、土地問題、房屋危機、環境保存、開放數據等範疇,我們的研究員相信開放的公共知識有其不可或缺的時代意義。留在這裡的人仍努力在閱讀、圍爐、思索、製作、紀錄、尋求突破、尋找未來,而這裡依然需要更多原創、深度、扎實的研究基礎來說明一切,用事實書寫我城的故事。
與此城共渡過十年,我們更明白自己時代的角色與位置:扎根本土發掘原創可能,切入城市議題打開缺口,提供批判視野的公共論述。如你認同我們深度扎實的研究,請月費訂閱方式支持,來守護僅存的民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