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香港許多事情目前難已變更,香港的山海大地仍然是民間可以傾力守護的堡壘。」
簡介
2021新香港,預期如明日大嶼的大型開發概念愈來愈多,巧立名目的「漂綠」概念混淆公眾,自然環境的過度旅遊化及金融化,每日都正在衝擊對環境保護的既有理解。
如何透過扎實的在地環境研究,拆解主宰主流發展論述的權力關係,吸收新環境思潮,深度的知識與研究工作都有助民間打開永續議題。
過往研究工作都有涉及各種城市永續問題,跟進鄉郊社區活躍農地棕地化問題,保衛郊野公園及明日大嶼議題我們並沒缺席。
現時有環境組織已在各個領域努力經營,希望可以透過各種創造性的研究企劃,為接踵而來的(新)環境問題提供更深入基礎與論述。
研究重點:香港五大發展危機
– 我們將重點跟進以下高危的環境議題,構想大大小小在地研究計劃,透視當中的真實狀況、體制問題、利益結構及政策構想:
金 — 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計劃
木 — 改劃綠化帶爭議
水 — 大規模開發濕地議題、各類海洋空間開發問題
火 — 郊野公園開發破壞及旅遊化問題
土 — 真.重視環境的發展政策、活躍農地保存
研究策略:讓環境研究成果走得更遠
除了研究報告及深度文章等必不可少的發佈方式,亦希望嘗試更多新模式,讓環境議題的研究成果更落地,發揮在地知識的尖銳性,例如:
◆ 舉辦問題研發工作坊,結集研究力量
◆ 編製環境數據資料庫,共享研究資源
◆ 共讀環保觀念讀書會,創造全新視界
◆ 親臨田野考察實測點,定位問題現場
文章發佈(持續更新中)
【跟唔切】習近平表明要完整保育濕地 香港發展商踩入生態安全紅線?
發佈時間:2022年11月8日 #習近平 [...]
【研究員受訪】擴建碼頭「便利遊客」環評卻指「遊客唔會多咗」?
早前政府推動「碼頭改善計劃」翻新23個「山旮旯」鄉村舊碼頭,當中包括如東平洲與荔枝窩等極具生態價值的選址。雖然政府一直避談計劃是否為生態旅遊舖路,但土木工程署網頁本身就指計劃是「便利遊客前往郊遊景點」,民間亦一直質疑計劃會否使旅客「逼爆」上述地方的生態承載力。吊詭的是,碼頭改善計劃的環評竟表示「不預料遊客人數會上升」,明顯與計劃原意有衝突。 [...]
【流放Mil Mill去長洲?】政府重置選址無塊啱用
發佈時間:2022年9月20日 #MilMill [...]
「碼」到功成:無啦啦重建23個「山旮旯」碼頭 用意何在?
#改善碼頭計劃 [...]
郊野公園最新威脅:收費「生態小屋」豪華營地
#生態小屋 [...]
【郊野公園檔案庫 活用第一炮!】
【郊野公園檔案庫 活用第一炮!】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2月6日 早前係唔同場合分享過私人營地嘅規劃問題,今次聯乘風火山林,將我地實習同學有份深入調查嘅兩個私人營地個案寫返出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