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播的永劫回歸:BBC在港四十載轉播辛酸史】
2月初香港緊隨中國宣佈禁播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 (BBC World Service) 一年,被指涉嫌發放關於新疆再教育營的「假新聞」,其實BBC到被全面封殺都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參考多份關於香港及傳媒(Hong Kong and the media) 的英國解密檔案,發現香港以不同形式引進BBC轉播四十載經歷過不少折騰,當中更涉及英國宗主國、港英政府、中國及著名港商多方的角力,這些未曾完整解密過的「秘密協商」,有助還原BBC在回歸前香港的角色及定位,為今日香港禁播問題帶來啟示與參照。
▍香港發射支點的擴張與衰落
參考目前較早講述BBC有意在香港設立發射站的英國解密檔案 (1980 FCO 26/2043 Proposed BBC relay station in Hong Kong),早在1980年,BBC已有打算以此將轉播業務擴展至亞洲(主要是中國)。當時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檔案中指明要在香港建立一個發射站(Relay Station),就是為了更容易幅射至中國大陸遠至北京,可見,當時香港具有十分重要的傳播戰略地位。
初時,港英對在香港興建BBC發射站的提議不感興趣,主要因為港英政府需要負責提供土地或者財政上援助,而且認為發射站對香港並沒有任何直接的好處(direct Hong Kong advantage),而其轉播的節目亦指向中國北部而不是廣東省一帶 (directed to North China rather than to Guangdong Province),基本上的純粹「義舉」。
但英國外交部希望遊說港英接受提議,並強調這發射站有地緣政治的考慮 (geopolitical considerations),更容易傳播資訊到中國。雖然其後內部決策內容在檔案仍被封存,但我們可知道後來於1987年位於新界屯門曾咀村「BBC 東亞洲轉播發射站」(BBC East Asia Relay Station)亦正式啟用,落實了這個遠東主要轉播據點的策劃。這個「地緣政治的考慮」並沒有在檔案中詳述,亦為BBC的角色部署留下了一個歷史謎團。
而六四事件後,新聞自由的討論在香港進行得如火如荼。根據當時Sunday Telegraph報章指出,中方已經點名批評BBC,不滿BBC關於六四事件的報導。雖然時任BBC全球事務中國地區主任 Elizabeth Wright 一早表明不會改變採訪方針,但中方亦表明在97後會關閉位於新界屯門曾咀的BBC 東亞洲轉播發射站,以減弱BBC在中國的影響力。其後97年BBC亦將發射站由香港撤至泰國,現今這座荒廢的發射站至今仍然存在於屯門曾咀村,現址隨著香港的戰略地位轉變而成為無人問津的歷史廢墟。
▍來自「前殖民者勢力」的「文化」轉播
BBC發射站的落成只是各方在80年代初政治角力的前奏,當香港試圖於90年代進一步引入BBC 24小時轉播頻道,將這個公營廣播服務帶來更複雜的爭論,卻是中港傳媒史中較少筆墨談到的內幕。
當年1991年港英正式引入BBC 24小時無間斷轉播,由香港電台與BBC簽訂協議,生效日期由1991年至1999年。雖然港英已經得到英國外交部的首肯,但從官方內部電報的討論,爭議點卻是港英政府要求與BBC換函(exchange of letter)而達成協議前,需否英國外交部須先提供內閣大臣書面上的正式授權 (the formal authorization of request of Secretary of state)。這引起英國外交部的疑惑,不明白為何港英有如此不必要的執著。
原因可從港英與外交部的內部書信往來推測。由於協議限期有效至1999年,港英擔憂97後,不能保證中方會容許作為「前殖民者勢力」的BBC 24小時轉播可以在香港繼續運作 (no guarantee that the Chinese will be willing to allow a 24-hour broadcast from the former colonial power to continue in the SAR after 97),因而港英希望發出正式許可的原因,很可能是希望透過正式許可,盡可能保障轉播BBC頻道免受影響,令這份協議可以順利過渡。
最後,港英意識到這種「中國因素」的擔憂,因而決定目前不通知中方有關BBC轉播安排,並將BBC轉播講述為純粹的文化事務(cultural matter),亦相信中方會遵守聯合聲明中相關承諾。可見,港英盡量迴避將BBC轉播成為外交及政治上的討論議程,期望收窄以「文化問題,文化解決」對應,這種良好主觀的解讀方式,卻也是難逃最後被禁播的命運。
▍作為政商談判的籌碼
今日BBC轉播明顯是政治敏感的課題,但昔日卻是灸手可熱之物,引來過一些富商大亨甘願一躺渾水。例如90年代李嘉誠的和記(Hutchison) 一早有意在香港拓展電視市場業務,並於1990年成立衛星廣播(香港)有限公司 (Hutchvision Hong Kong Limited),創辦星空傳媒(Star TV),亦是後來的衛視頻道。
看準BBC亦打算擴展業務至亞洲市場,和記先跟其傾好合作轉播頻道(BBC World Service Television(WSTV) )的協議,然後李嘉誠幼子李澤楷(Richard Li)再代表和記,特意於1991年對英國外交部進行游說,期望能直接從英方手上「優化」協議內容。
從和黃與英國外交部官員的解密會面紀錄中可見,當年李澤楷表明香港內外有如BBC一樣政治中立的廣播服務,明顯是合乎英政府利益的 (it was obviously in HMG’s interest to have such a politically neutral service availabl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Hong Kong),而英國外相赫德 (Dogulas Hurd) 亦表示認同,認為對香港97前後而言,鼓勵香港與中國接觸BBC World Service 這些客觀及負責任的新聞傳媒(responsible, objective news coverage)有政治上的好處。
和記於是向英方提出協商,指他們對於營運BBC新聞頻道抱有財政上的疑慮 (some doubts about the (financial) viability of the news channel),接著游說英政府能放寬之前已簽訂的電視牌照限制,要求包括批准建立BBC新聞的廣東話頻道、放寬當年對在港設立訂閱(subscription)頻道的限制、請求英國對和記轉播BBC能獲財政支援等。和記更進一步說到即使衛星廣播在香港遇上任何干擾,在泰國早就有後備系統(back-up system in Thailand)提供衛星電視服務 (勾結境外勢力?),向英方派足「定心丸」。
▍「渾水摸牌」
然而英方卻很快看穿了和記的意圖,一方面拒絕和記要求放寬香港電視牌照限制的要求,指這是屬港府事務,暗示英方不應越俎代庖,更懷疑和記聯藉BBC作為一種談判計謀(ploy)向英方施壓放寬電視牌照限制,試圖「渾水摸牌」。這種嘗試「以政迫商」的談判策略,令轉播BBC一事一度成為了談判籌碼,讓和記可以在香港電視市場中分一杯羹之餘,甚至曾有望加速改變香港廣播政策的生態。
除了遊說英方外,和記與中方亦保持聯繫,讓BBC可以放心繼續跟其合作。當時1991年BBC董事局成員Nicholas Gordon Lennox 親身到香港參與BBC World Service TV發佈會,並將與李嘉誠家族、時任布政司霍德(David Ford)等人會面內容向英國外交部報告,報告中不但指出時任布政司霍德十分支持今次雙方合作,他更讚賞李嘉誠不單在北京有絕佳的(excellent)人脈,而且李嘉誠不時會向中方匯報整個電視頻道計劃的進展,這意味著BBC不用擔心中方的干預。同時透露即使李嘉誠對97後的香港前途感「不樂觀」(gloomy),但李嘉誠的和記作為跨國大集團(empire),與BBC合作一事也不會受影響,數次內部會談皆顯示誠哥亦是中英逢源,唯獨BBC董事局成員Lennox 指李嘉誠英文不好(Mr. Li’s English is not at all good),心怕他聽不明白對他說如何管理BBC頻道的內容。
有人願渾這躺渾水,亦有人為了它願意為躺渾水放棄傳媒倫理,美國傳媒大亨梅鐸(Murdochs)於1993年卻大手購入李嘉誠的星空傳媒(Star TV),取得星空傳媒的掌控權,進軍中國市場【註三】,在1994年聽從中國政府的指示,需要停止StarTV 的 BBC World Service TV在中國、香港及台灣的轉播,而停播的原因正是由於播放BBC製作的紀錄片《毛澤東–最後的皇帝》(The Last Emperor),而當中不乏提及六四事件。梅鐸其後也順利與中國官媒合作發展傳媒業務,而這種妥協亦反映BBC World Service TV再一次犧牲成為富商大亨的「入場卷」。
今日中國以BBC報道新疆失實為由,將其禁播,有指是回應英國2月初撤銷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播放執照的「反制手段」。但參考過往BBC四十多年在港所經歷的風浪,其實BBC對於禁播、出賣、各種議價已經「訓練有素」,而今次被中港即時禁播,BBC又能否經得起今次的考驗?
參考資料
1980 FCO 26/2043 Proposed BBC relay station in Hong Kong
1991 FCO 40 3274 Hong Kong and the media
1991 FCO 40 3275 Hong Kong and the media
1991 FCO 40 3276 Hong Kong and the media
獨立報報道:Murdoch spends dollars 525m on Asian satellite TV deal: News Corporation sidesteps Hong Kong regulators to take control of Star “26 July 1993” http://bit.ly/2ZJAi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