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荒廢本業 紅花嶺郊野公園劃足28年?
文章發佈日期: 2021年4月20日
政府近來增設發展郊野公園設施甚為落力,先有震驚山界嘅龍脊「龍爪」(劣評下已拆卸),後有「幻彩詠鄉郊」嘅巨型LED mon 提供最新天氣資訊(尚未倒下,同志仍須努力)【註1】,未來仲打算斥$5.5億”Upgrade”行山徑、增設大量「打卡」觀景台、豪華露營樹頂歷奇等等【註2】,誓將郊野公園變成人山人海嘅主題樂園,拋棄郊野公園本身成立係「保育為先、康樂為副」嘅原則。
但當講到漁護署嘅本業-建設新郊野公園,近年完全「嘆慢板」,大有不務正業之嫌。
▍劃一個郊野公園 劃足28年
最新立法會資料顯示【註3】,原本話喺2020年設立、位於北區邊境附近嘅紅花嶺郊野公園,因為「疫情」原因meet 唔到target,亦都無完成時間表。
紅花嶺郊野公園最早喺1993年由規劃署於「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中提出,至今28年,可能係策劃咗最耐嘅郊野公園,比政府講嘅東大嶼人工島發展年期(政府話10幾年搞掂)仲要耐。近年興起郊遊熱潮,如果政府真係有心搞好個郊野公園畀市民享用,無理由等足28年都顆粒無收。
當局曾經係2018年高調宣傳將喺「未來數年」完成紅花嶺郊野公園嘅指定工作【註4】,翻查新聞公報紀錄,政府曾經喺同年兩次交代進展,更加喺2018年施政報告入面被提及,但最後一次喺官方消息「露面」,係2019年中交代完成郊野公園規劃研究事宜,之後就喺官方媒體中「銷聲匿跡」,並無喺規劃研究後立即動工,顯示政府「嘆慢板」、拖住嚟做,多個環團喺向漁護署「追數」【註5】,至今仍未有消息。
▍無增加人手 研究經費只有約100萬
政府係咪有心做一件事,可以由資源調配方面分析。翻查啱啱出爐嘅立法會財委會資料【註3】,原來政府並無就劃定紅花嶺郊野公園嘅額外工作增加人手,以一項全新額外工作而言,資源充沛嘅政府竟然冇額外人手調配,亦不尋常。而自2017年啟動嘅規劃研究,現存公開資料顯示由2018年起嘅開支僅僅得80萬,推斷整個顧問研究花費只有大概100萬上下。
以一個500公頃之大嘅紅花嶺郊野公園嚟計,$100萬簡直「抵到爛」,雖然郊野公園策劃與大興土木嘅發展計劃唔同,但現時嘅規劃研究,動輒千萬、甚至上億,而政府畀紅花嶺嘅Budget,竟然只得$100萬,亦無額外人手處理,呢個研究係咪仔細詳盡,令人質疑。
▍紅花嶺郊野公園可能只係「擋箭牌」?
種種跡象顯示2019年後,設立紅花嶺郊野公園唔再係政府嘅優先工作。點解態度突變?官員無交代,但值得注意嘅係,2018年正值「土地大辯論」,當年其中一個最受市民反對嘅土地供應選項係割讓郊野公園邊陲起樓。翻查紀錄,環境局喺應對郊野公園面積可能減少嘅尷尬問題上,往往會搬「即將」設立嘅紅花嶺郊野公園出嚟證明即使有郊野公園被割地,「整體郊野公園公頃數目」將仍然有所增加,儼如「擋箭牌」【註4、註6】。
及後2019年,政府暫時放棄割讓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紅花嶺郊野公園嘅劃定工作亦同時間被急凍,即使環團多番「追數」、同時市民亦開始湧入紅花嶺範圍遊覽,造成鄉郊破壞,但郊野公園嘅保護措施仍然遙遙無期。
割地選項同設立紅花嶺郊野公園嘅計劃同時被急凍,時機十分巧合,自自然然令公眾懷疑政府當時高調力推紅花嶺郊野公園,背後盤算緊啲乜。如果唔想引起誤會,漁護署應該集中返係過去幾十年嘅本業-努力做好保育,公佈紅花嶺郊野公園嘅時間表,而非不務正業,配合旅發局係郊野公園大設立搞旅遊化項目。
參考資料
【註1】【膠嘢巨mon:廢、無效、核突低俗、要經常維修】
明報 2021年4月6日 漁護署郊野公園設4電子顯示屏 每個23萬元被批「小白象」 https://bit.ly/2PGEAMr
【註2】【 #搞乜郊野 】郊公主題樂園狂想曲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posts/3869471876482190
【註3】審核2021-22年度開支預算 漁農自然護理署 答覆編號 ENB008
【註4】政府新聞網 2018年12月13日 郊野公園未來數年添500公頃
【註5】立場新聞 2019年5月21日 16 個團體建議 1,120 公頃紅花嶺郊野公園ㅤ保護當地重要資源
【註6】香港特別行政區新聞公告 2018年12月15日 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