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未來新樓將限210呎 代表你唔駛住納米樓?】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0月14日
經過民間多年人均居住面積立法倡議,政府近日開始放風話只會以210呎(20平方米)作為下限,但遠遠涵概唔到210呎到260呎同樣設計類型既 #納米樓 單位,俾發展商既要求真係低到一個點。
連賺到盡既市建局,都早以因居住質素理由訂明自己重建項目建不低於260呎單位,依家已經再進一步提高左,所以要求得210呎下限根本完全冇難度,無法有效阻止地產商透過擠低單位呎數進行的抬價行為,不斷製造根本不合適長期居住的不適切居所,所以依家地建會班大孖沙好快口都冇話反對。
其實最新趕出爐個份《香港2030+》update版,自己都定左話未來人均居住面積可以去到237呎,如果根據依家放風剩係訂為210呎下限,咁就連自己剛訂出既目標都提早走數。
仲記得我地研究社年頭發佈《納錐之地》的納米樓研究報告,提及過最低消費都應該係260呎,因為呢個數以下既絕大部分都係唔適合多過一個人長期居住既冇房開放式單位,當時上哂中外媒體政府冇得唔關注,而家俾中央落左指令要求2049告別劏房,但竟然仲繼續批則起啲極細單位,好快就見到依家既官員係有心解決房屋問題,定係純粹想做下樣,博冇哂社會聲音就蒙混過關。
發展局局長話個限價研究會好快研究完,似乎對佢黎講只係為左訂一個唔會影響到地產商會既數目字。但真正既人均居住面積研究,唔係純粹搵一條人類生存下限既低線,而係一個探索一個住戶各種真實空間需要既社會研究。如果個研究唔係真係搵香港市民自己定一個下限,最後只係會變成一個數字遊戲。
自訂一個下限卻無法為居住問題帶來任何希望,亦將是在人均居住面積立法可以預視的結果,我地估最後方案會送多10呎,然後上車客未來都係註定要買納米樓。
參考研究:
【去片】一片睇哂所有納米樓問題!
【詳盡報告立即睇】《納錐之地》報告全文:http://bit.ly/3nd68n2
【立場報導】十年間增逾 8500 納米單位 最細比車位更細 坐在床上可煎魚 https://bit.ly/3AGKyhE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