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樓評論】原來最低面積政策都係商機?

文章發布日期: 2022年2月9日 
納米樓越起越多,南華早報引述仲量聯行估計,2022年全年將有2,015間少於215呎嘅單位落成,比舊年960間激增1.1倍【註1】。面對社會輿論批評,政府宣布未來賣地會引入地契條款,將最細單位面積限於280呎。
但根據本研社研究指出,納米樓嘅主要來源係私人市區重建,而非新賣地:由2011-2019年間,有三分二納米樓項目屬重建發展而來【註2】,所以即使政府只針對賣地發展設立限呎,但故意留個大漏洞,納米樓只會繼續增加,限呎政策只會做吓樣扮做咗嘢。
未知仲量聯行是否已意識到民間清晰問題所在,在訪問中率先向政府預先「嗌價」,話如果私人重建項目都要限呎,唔係唔得,但為咗「改善生活空間」,政府應該提供額外樓面面積比發展商,變相免費贈送比發展商額外可售樓面面積,以換取佢哋唔起納米樓。
//…one measure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could come from providing bonus plot ratios for redevelopment projects if developers follow certain minimum size guidelines//
仲量聯行嘅理由係要提供發展商誘因興建更大單位,但呢個係明目張膽嘅「搲著數」,因為如果要杜絕納米樓,屋宇署本來就可以係批則過程中,避免批核太過份嘅納米樓「奇則」,達致某程度嘅限呎效果。權在政府度,毋須利用誘因「乞求」發展商起番適合人類居住嘅單位。
如果政府採納仲量聯行建議,會令原本為保障最低住宅質素標準限呎政策,變調成「倒貼大床」嘅利益輸送,亦會因為政府優待私人重建項目,有機會令發展商在投限呎地發展項目時得寸進尺,同樣要求贈送額外樓面面積,最後將終結納米樓政策變成一個新商機。
【註】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9 February 2022. Hong Kong’s supply of so-called nano flats to peak this year as government puts minimum size restrictions in place ﹕https://bit.ly/34NjnYl
【註2】《納錐之地:香港納米樓研究報告2010-2019》https://bit.ly/357Yp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