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研訊】剖析2022年共38涉結業危機老店/場所 是死於「時代巨輪」抑或另有兇手?
發佈時間:2023年1月5日 #香港小店 #老店 #hongkongshop #小店 #本地小店 #懷舊香港 #重建 [...]
發佈時間:2023年1月5日 #香港小店 #老店 #hongkongshop #小店 #本地小店 #懷舊香港 #重建 [...]
發佈時間:2022年12月14日 #市建局 #古諮會 #衙前圍村 #岩巉圍村 #黃大仙 #九龍城 #古蹟保育 #文物保育 [...]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25日 #市建局 #市區重建策略 #規劃工具 #重建 市建局最近接連向九龍城及土瓜灣區開刀,近兩年內在區內已推出六個重建項目,掠奪公家資源之餘,更重推食工廈的重建招式。市建局拋出「完整規劃」、「加強連接性」的措辭作包裝,透過各種新的規劃工具及概念改變重建模式,進一步擴權向各區樓宇無差別開刀。市建局看似無王管,然而在成立之初(即2000年),政府為市區重建制定「金鋼圈」——市區重建條例,一方面給予市建局免補地價等各種特權,同時規定市建局需要依循《市區重建策略》的原則及程序推行重建項目。這份《市區重建策略》並非一份只供參考的指引,而是有法例根據及包含公眾意見,為市建局的重建角色定位。 《策略》定下「以人爲本」、四大業務「4Rs」等重建方針之餘,亦制定當中的細節,如需要每兩至三年檢討一次,政府亦要就市區重建策略的修訂先徵詢公眾意見。然而在市建局成立的20年間,只曾經在2008年檢討過一次,其後定期一檢的做法似乎已經絕跡。就算經過兩年多檢討的市區重建策略出爐後卻未能有效制衡市建局,相反在近10年的重建模式越見猖狂,更接連「僭越」重建策略。 市建局近年不但自行於業務範疇加入第五個「R」–「改造重設」,又於去年提出「融合策略」為新的重建模式,這些根本性的改動卻完全繞過條例規定的公眾諮詢程序。我們透過整理市建局近10年來的「進化史」,可見原有市區重建策略如何被重寫,而重建模式早已脫軌。 [...]
早前香港唯一紙包飲品回收商Mil Mill 被科技園逼遷,後來傳出新加坡曾向廠房招手,而香港最後的大型鎅木廠志記亦被關門,其實新加坡人點睇香港政府趕絕本土工業的行為? 新加坡傳媒亞洲電視台(Channel News Asia)來到香港「北部都會區」採訪僅餘及面臨威脅的鄉郊工業及養蠔業,亦訪問咗本研研究員嘅睇法: 過往的開發計劃 [...]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17日 #俄羅斯 #烏克蘭 #香港 #制裁 #公司註冊 外媒日前報道有俄羅斯公司欲在港註冊逃避西方制裁,研究員翻查過去近兩年公司註冊處新註冊及已更改名稱的公司名單,由今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本月10日,名稱含有「俄羅斯」或「Russia」新公司在香港註冊已有35間;相比去年同期(2021年2月-10月),這類新公司註冊只有13間,確實有明顯增長的趨勢。 當然,註冊名稱有「俄羅斯」的公司,公司未必是來自俄羅斯,亦可以是往俄羅斯投資的業務性質,也可以是與俄羅斯無關的空殼公司,現時的整理未有作進一步的公司查冊,尚未能夠從董事背景估計資金來源。即使如此,「俄羅斯」公司註冊的數字,仍可視作香港與俄羅斯之間更緊密經濟聯繫的某種反映。 [...]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11日 #鄉郊工業 #MilMill #閒置地 #明日大嶼 #郊野公園 #棕地 政府一講幫僅存鄉郊工業覓地重置就話覓地困難,但只要肯認真考察整個新界棕地,根本其實無作業嘅「閒置棕地」一地都係,無地重置純粹藉口。 [...]
發佈日期:2022年10月5日 近年香港地產商「轉型」,大搞國際風行的ESG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由減碳綠色建築到「活化」歷史建築,「捐(濕)地(起臨屋)」做「善事」,全部都寫入給投資者參考的報告書中。 但彭博新聞社(Bloomberg)今日(2022年10月5日)報道,香港地產商的很多行為,其實涉嫌與ESG 精神相違背:大舉囤地,開發濕地,先破壞綠地再起「綠色」建築然後聲稱很環保、大舉出售不宜人居的納米樓等等,對環境以至社會有莫大傷害。一如所料,這些行為沒有在ESG報告書中反映。對於彭博就他們破壞濕地舉動的查詢,部分地產商選擇不回應或「已讀不回」。 這些行為除了涉嫌誤導投資者外,亦不太符合ESG框架中「遵守或解釋」(comply or [...]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4日 #居住空間 #擠迫戶 #納米樓 #調遷 #公屋 【惱細唔妥:被隱藏的房屋「迫」problem】 [...]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3日 #新加坡 #香港 #土地房屋 #組屋 #高爾夫球場 香港人才資金被新加坡吸走、國際地位被對方取代已不是新聞,但近年香港輸給新加坡的豈止這些?除了廣為人知的組屋政策外,近年新加坡一連串的土地房屋政策近乎完勝,香港連車尾燈都見唔到之餘,甚至乎越走越遠。事實上,吸引人才留下,好的土地房屋政策亦是關鍵,並非香港某些官員認為「有麝自然香」、保留高球場就是吸引人才的方法。 為解決房屋問題,新加坡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土地房屋政策,而且切合社會經濟環境而改動,這或許能夠解釋到兩座城市之間越來越大的距離: [...]
發佈時間:2022年9月26日 #MilMill #喵坊 #工業邨 #科技園 【科技園沒有告訴你的】工業邨11幅閒置地都要趕走Mil Mill? 談及工業邨用地,一樣很重要但科技園一直未有「擺上枱」的基本資料是,三個工業邨內的土地現況為何?工業邨的用地需求迫切到需要趕走M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