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山墳】政府縱容原居民非法殯葬?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10日  早前與《Yahoo新聞》記者深入山頭實地視察屯門青山荷石精舍一帶的「認可殯葬區」一轉【註一】,揭發附近山頭遍地疑似「無牌」的界外墳頭。自2020年重陽大火後,這些界外殯葬情況,已經成為研究員其中一個的重點發掘對象,除了作為火燒郊野的潛在來源,背後揭示的卻是除丁屋以外政府縱容原居民的新界管治問題。 今次一上青山荷石精舍附近山頭,已經數到至少30個疑似越界墳頭,當中不少疑似「無牌」並未有刻上民政要求的許可證編號,更見有今年2022年剛落成、還未落葬的界外墳頭。眼見一個山頭有咁多疑似違規嘅情況,民政卻解釋「未能判斷有關墓地的確實位置及是否獲發殯葬許可證」,連負責批准落葬的民政亦無法掌握「認可殯葬區」附近的實際情況,不難想像這些疑似「無牌」界外山墳分分鐘只是冰山一角、更遍佈其他「認可殯葬區」。 唔好以為一個「不確定位置」嘅解釋,就將規管不力的問題卸走。政府本身2018年已經被申訴專員公署批評規管非法殯葬不力,至今從全港共500多個「認可殯葬區」中揀得45個開展「試驗計劃」,豎立界線標示以免有人「誤葬」界外,以今次視察的青山殯葬區為例,便沒有發現有關界線,令原居民有哂借口可以「亂葬」界外,更遑論本身計劃單靠劃界依賴原居民「守規矩」,並無積極派員主動巡查及執法的成效存疑。可見,政府多次縱容才是引起現時「亂葬」現象的原兇。 山邊殯葬本身已對附近生態造成極大破壞,包括斬樹起墳、剷路作私家路等,更有不少墳頭位於集水區、郊野公園範圍內,而且拜祭活動隨時引發山火,早前我們便發現山火地點同「認可殯葬區」高度重疊。【註二】更重要的是,部門的不作為縱容界外殯葬處處,2016年至2020年間只有2宗清理個案【註三】,執法毫無阻嚇力可言。到底界外殯葬是因為「山高皇帝遠」而難以規管,抑或漠視對環境、景觀的影響,甚至「燒山」的風險,故意容許新界原居民一條龍式起陽宅陰宅? 【註一】Yahoo新聞,原居民墳墓疑越界 超出「認可殯葬區」涉霸官地 [...]

【盤點十個「唔揪得」土地發展選項】

發佈時間:2022年10月06日  施政報告將至,又有人拋橋扮解決土地問題。除咗最近吳秋北建議「政府在內地直接買樓予公屋輪候者」,其實久不久都有人提起呢啲毫無規劃理據、完全經不起現實考驗的「唔揪得」建議。 今次研究員整理十個過往曾湧現的土地發展「狂想」及其問題,排名不分先後: ▋「送中」大挪移: (土地發展「狂想」建議 // 支持者評論 [...]

「碼」到功成:無啦啦重建23個「山旮旯」碼頭 用意何在?

全港有逾百個公共碼頭由政府維修管理,政府於2017年首提出推行「改善碼頭計劃」,挑選23個碼頭進行改善工程,計劃現正進展得如火如荼,已有10個碼頭工程被提交立法會討論,每項預計造價由4,580萬元至1億5,740萬不等。政府聲稱計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公共安全、碼頭前往郊遊景點的可達度、使用量、當區「居民訴求」等【註1】。然而,政府沒有具體解釋23個碼頭的選址準則,亦有地理位置相近的碼頭面臨同樣問題卻不被納入計劃當中,究竟政府在打甚麼如意算盤,改善這些碼頭背後又會否另有原因? ⧭ 碼頭先行打通鄉郊「旅遊地產」? 研究員針對所選碼頭選址進行研究,翻查鄰近地區的相關報導,並整理出各個地方的地緣獨特性,發現其分布不少與現時政府的生態旅遊項目相關,包括《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雙城三圈中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概念,以及「大嶼山康樂及旅遊發展策略」。「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覆蓋香港地質公園範圍,涉及在內的獲選碼頭便有12個,意味其具生態價值,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中有提及的東平洲與荔枝窩的碼頭【註2】。而涉及「大嶼山康樂及旅遊發展策略」的碼頭亦有4個,包括策略有提及的馬灣涌、大澳、二澳的碼頭【註3】。其餘的則主要為長洲、南丫島、坪洲這些熱門郊遊小島的碼頭。 表面看來被選碼頭的地區與近年政府提倡的生態旅遊/綠色旅遊有關,但細察之下,當中不少村落曾有被囤地開發的危機,或是發展的痕跡,碼頭改善計劃將直接一併「改善」這些偏遠地區的「旅遊地產式」發展潛力,囤地地產商或直接得益,包括: ▍荔枝莊:2010年起,發展商萊蒙國際主席兼大股東黃俊康以私人名義購入荔枝莊逾200幅地皮,或意圖囤地待時機發展【註4】。 ▍糧船灣:2011年糧船灣有官地被違法僭建渡假屋,而現時相鄰的東丫亦有已發展的渡假村經營【註5】。 [...]

郊野公園最新威脅:收費「生態小屋」豪華營地

近日政府重提在郊野公園建屋,但郊野公園面臨的威脅豈止一個:政府正研究在郊野公園範圍內引入商業營運的豪華營地(glamping)/生態小屋(eco-lodges)設施的選址,勢將成為郊野公園第一項收費設施 參照現有在新界鄉郊的例子,豪華營地其實就是設備簡單一點的酒店。在郊野公園內興建此類設施,其嚴重性堪比在郊野公園邊陲建屋。顧問報告明言,相關設施必然是收費才能「維皮」,所以需要定位面向高端市場,商業利益一旦成功滲入郊野公園立下先例,其他與鄉郊環境不匹配的收費娛樂設施恐怕陸續有來。 私營豪華營地近年極受歡迎,但全都位於郊野公園以外的位置設立。設立這些設施不但將塞爆郊野,更影響深遠的是改變郊野公園設施向來無條件免費開放予市民使用的傳統。研究員更發現,政府援引不少外國例子以支持相關決定,但卻無視本地現實狀況,若「離地」地引入外國經驗,將為鄉郊帶來一場浩劫。 ▋潛在豪華設施選址:大棠、流水響 近日研究員循《公開資料守則》從漁護署取得一份顧問報告【註1】,發現顧問已初步選定元朗大棠燒烤場及流水響為豪華營地選址,建議政府進一步研究其可行性。 這個具爭議性決定的基礎,除了是在商場做的問卷外,還援引了不少外國國家公園設立相關設施的例子作為參考。外國處境與香港不盡相同,忽略外國政策脈絡背後的背景及考慮,抱著「人有我有」的心態,將這些設施照辦煮碗搬來香港,將會導致什麼問題?研究員閱畢數百頁的報告及漁護署官員就這個議題的說法後,研究員發現整件事有幾個重大問題: ▋ [...]

考察手記:寫於大鵬灣風雲變色之前

研究手記:寫於大鵬灣風雲變色之前 自去年北區部會區橫空出世,香港西北部的濕地保育區成為了「兵家必爭」的焦點,畢竟研究員的精神有著創新的執著,於是我們反而更專注去投放心力去東北一方:雙城三圈的大鵬灣「宜遊」生態娛樂旅遊圈,這個包含在龐大藍圖中的概念,將會對未來環境帶來一種怎樣的轉變。 先是一系列前期研究的工作坊,及後在近月進行了一次實地考察,重點考察相關被盯上的地點,不敢說是要目睹其變天前最後一面,卻在途中更深入看見巨變前的各種問題與不安。 閒置中 Podcast - 暗湧中-打卡人潮淹沒最後郊野樂土? 先是有便宜的船,讓我們研究團隊可以定點考察整個幅員甚廣的地區,途經赤門海峽、印洲塘、大鵬灣各處、臨近沙頭角海,行程還在吉澳與鴨洲登島。 行程中其實也令我們有種驚訝,相對4-5年前研究員曾到過相同考察路線,已經目擊有許多明顯變化: [...]

【郊野公園檔案庫 活用第一炮!】

【郊野公園檔案庫 活用第一炮!】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2月6日 早前係唔同場合分享過私人營地嘅規劃問題,今次聯乘風火山林,將我地實習同學有份深入調查嘅兩個私人營地個案寫返出嚟。 同過往分享唔同嘅係,今次交稿之後,風火山林除咗親身去航拍緊貼實況,仲靜靜雞利用我地早前發佈嘅郊野公園民間檔案庫(見下),用舊政府文件「加料」翻查以前政府營地嘅選址準則,仲重製政府檔案1968年建議營地等嘅地圖(見圖),對比宜家私人營地瀕臨不受控,親親大自然變鏟鏟大自然嘅隱憂。 樂見我地一眾義工逐頁逐頁影落嘅歷史檔案得到活用,再次感謝仍想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很多人。 圖片擷自: 風火山林【第35期】封面故事 《香港地少營多》 ──私人營地隱憂 [...]

2023-04-21T16:11:34+08:0022 12 月, 2021|未來環境研究, 檔案研究, 郊野公園|

【拖延評級 百年西貢古村被毀】

【拖延評級 百年西貢古村被毀】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1月29日 今年8月挖泥車涉嫌違法闖入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後來被傳媒揭發與有過百年歷史的西貢大浪村重建村屋有關【註1】。最近山友 天行足跡 到場視察,發現部分舊村屋已成頹垣敗瓦【註2】,現場照片顯示整排村屋的主體結構已拆剩大門牆壁,極可能是人為拆毀而非自然倒塌,疑與今年8月挖泥車的出現有關。 大浪村有250年歷史,大部分村屋在1996-2000年古蹟辦進行的歷史建築普查中被記錄。但我們抽樣查冊發現,近乎整條村已被地產商買起,當中包括「恒達盛置業有限公司」(Hang Tat Sing Investment [...]

【又搞乜郊野】候選政客為香港人而設的「一個伏」

【又搞乜郊野】候選政客為香港人而設的「一個伏」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11月26日 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呢個提議,喺2018年嘅「土地大辯論」中受歡迎程度近乎包尾,但似乎社會中有班人仍然鍥而不舍咬住唔放、甚至無視郊野公園政策歷史,開發郊野公園又山雨欲來。 近日有一位候選人再度翻炒郊野公園邊陲發展計劃作為政綱,而「讓年輕人$6,000 一呎上樓」嘅口號,更與稍早前某前特首嘅「屎塔蓋」郊野公園內建屋計劃倡議,極度相似【註1】。呢個時勢參選政綱重重覆覆,翻炒已經被市民ban 嘅橋就當諗咗,毫無新意。 「屎塔蓋」計劃一早已被民間批評得體無完膚,撇除生態問題暫且不提,亦有政策層面嘅漏洞。一來就係明明山下仲有大量已破壞棕地可用,二來位於原居民殯葬區(問過鄉紳未?)、三來破壞錦田南新發展區既生態走廊,最荒謬嘅都算係選址係位於大欖涌水塘集水區內,貿貿然開集水區起樓,引入大量人口(污染源),咁啲水之後仲飲得?極度懷疑而家提倡郊野公園起樓嘅候選人冇認真視規劃係一回事,甚至有冇去過郊野公園現場考察。 呢位候選人亦話大量土地劃為郊野公園未有發展,係「英國人留下來的陷阱、是一個伏」【註2】。畀呢啲講法蒙蔽,當然無法認清香港地理現實同郊野公園嘅歷史沿革—位於新界廣闊嘅腹地(hinterland),係唔少野生動物如野豬嘅棲息地,此外坡度高、發展成本極高;而現存已披露嘅解密政府檔案清楚交代郊野公園成立其中一個目標係喺城市擴張破壞到臨前,前瞻地先行保護腹地自然資源供後世永續使用。隨便指控郊野公園係陷阱係伏,令市民極度懷疑呢位候選人有冇認真探究郊野公園其實係一件乜事。 缺乏探究政策沿革嘅歷史維度、罔顧地理現實同規劃需要,胡亂提倡發展方案-如果呢個破壞水資源嘅政綱落實,咁樣真係為香港人留低咗「一個大伏」。 【註1】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posts/4174033316026043 [...]

早期郊野公園規劃:禁止「破壞邊洲」觀景台

【早期郊野公園規劃:禁止「破壞邊洲」觀景台】 文章發佈日期:2021年9月12日 政府主導嘅「周遊六角」山徑設計比賽結果近日出爐,「破邊洲觀景台」嘅設計概念非常震撼,但都不及對香港地質公園嘅景觀保育(landscape conservation)嘅潛在衝擊大。呢啲係自然景觀上突出嘅龐然人造巨物,象徵住以往郊野公園設施嘅低調、不經不覺融入自然嘅設計概念已逝,取而代之嘅係一個又一個吸引人流、有意無意地提供視覺震撼嘅「打卡熱點」。 回顧1970-80年代郊野公園初期規劃文件,呢類具視覺侵略性(visually intrusive)嘅設施,根本唔可以係破邊洲旁邊出現。何況今日破邊洲一帶已貴為世界地質公園(Global GeoPark),若果持續搞呢啲打卡設施帶來景觀破壞,會否為動搖其地質公園地位屬未知之數。 ▌破邊洲規劃:禁止視覺災難康樂設施 本土研究社早前透過《公開資料守則》,獲得一份西貢郊野公園嘅「發展限制圖則」(Development Control [...]

Load More Posts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