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沼 · 濕地】 #專題研究2022-04-21T15:00:25+08:00

【彭博Bloomberg】研究員受訪:香港地產商破壞濕地然後扮搞環保

發佈日期:2022年10月5日 近年香港地產商「轉型」,大搞國際風行的ESG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由減碳綠色建築到「活化」歷史建築,「捐(濕)地(起臨屋)」做「善事」,全部都寫入給投資者參考的報告書中。 但彭博新聞社(Bloomberg)今日(2022年10月5日)報道,香港地產商的很多行為,其實涉嫌與ESG 精神相違背:大舉囤地,開發濕地,先破壞綠地再起「綠色」建築然後聲稱很環保、大舉出售不宜人居的納米樓等等,對環境以至社會有莫大傷害。一如所料,這些行為沒有在ESG報告書中反映。對於彭博就他們破壞濕地舉動的查詢,部分地產商選擇不回應或「已讀不回」。 這些行為除了涉嫌誤導投資者外,亦不太符合ESG框架中「遵守或解釋」(comply or [...]

【2022財政預算案焦點】

【2022財政預算案焦點】 文章發布日期: 2022年2月23日  除咗攞到$10,000消費券及其他抗疫紓困措施,還有以下冇人理但同樣重要既政策焦點... ① 再來一次樓市縱火案:9成按揭借貸由800萬上限放寬到1000萬 幾年前陳茂波一見樓價些微回落,立即將借9成按揭上限由400萬樓價放寬到800萬,立即令樓價火速升溫,依家見疫情、移民潮同加息將至,財政預算又再將9成按揭放寬到1000萬上限,8成則上限由1,000萬變1,200萬,明顯透過財金政策人為托貴樓市。 ② 重置棕地政策爛尾:全私營多層重置大廈安置棕地作業? 成日話棕地難以發展,因為棕地作業太多重置困難,但今次財政預算透露,政府不再帶頭興建營運多層重置大廈作騰空棕地,反而說會批地靠發展商自行買地興建多層大廈,順便給「受影響棕地營運者」,聲稱運用「市場力量」,意味著棕地重置政策很可能爛尾。其實如果所謂市場力量work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