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沼濕地
【#圍沼 ‧ 濕地】#專題研究
南生圍、豐樂圍、和生圍、蠔殻圍,香港數千公頃的國際級魚塘及濕地,下一代還可以看見嗎?屆時看見的將會是林立的濕地私樓樓盤,抑或是平衡城市密度、應對氣候變化的候鳥棲息地?
緊接政府近年建議徵收700公頃濕地作濕地公園,南生圍、豐樂圍兩個大型濕地發展項目分別上訴得直,提早為政府送上「發展與保育並存」的濕地開發先例,為近三十年來濕地的發展爭論打開新的角力場。尤其在「精簡發展流程」浪潮下,可預視的是,濕地將成為下一波的肢解目標。以上種種狀況意味著,香港濕地將面臨近年來最迫切的發展威脅。
為了「竭澤而築」,數十年來發展商有咩奇招?而誰一直又在守護著濕地?香港「保育濕地」究竟是什麼意思?是次「圍沼.濕地」的專題研究,將會持續地研究拆解香港濕地一系列關鍵問題,為目前濕地危機中帶來啟示。
關鍵問題:
■ 剖析開發濕地「奇招」及其源起,預視濕地未來面臨的發展危機。
■ 生態環境價值之外,探索濕地在城市發展中的環境、文化及社會意義。
■ 再思新保育模式:香港濕地如何保育?
誠邀關注香港濕地未來的朋友密切留意是次專題,亦歡迎分享你對濕地問題有何值得研究的想法。
否想「零損失」:濕地保育的發展血統與認知建構工程
Instead of the alleged rationale for introducing [...]
【提防濕地騙案】南生圍保育會變國際笑話?#圍沼濕地
【提防濕地騙案】南生圍保育會變國際笑話?#圍沼濕地 主張開發濕地的發展商經常列舉外國濕地發展例子,指若不發展濕地賺錢,哪有錢修復濕地?今年一月再度闖關成功的南生圍住宅項目,其發展商恆基就引用了倫敦濕地中心(London Wetland Centre)及其住宅發展項目Barnes Waterside 作為「環球案例研究」,聲稱是「企業與保育人士合作的最佳例子」。 但仔細研究倫敦案例,不難發現其發展脈絡與南生圍無論在性質、規模及國際認證上都有根本分別,抽空脈絡以合理化後者發展計劃,有誤導公眾及城規會之嫌: ① 倫敦:創造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