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劍:請支持《民間研究眾籌計劃2020》!
2020年就是香港本土研究社創社十周年,今日我地正式發起為期一個月的《民間研究眾籌計劃2020》,需要結集香港人力量,一齊撐起我地未來五個對今日香港至關重要的研究範疇。
本土研究社的民間研究一直用「刀仔鋸大樹」的運作模式,充當民間社會彈藥庫、發揮研究知識力量、迎頭痛撃官方論述、組織研究青年介入不同範疇公共議題、新穎方式呈現問題、堅持小額公眾月捐支持撐起研究自主,「本研模式」的成效有目共睹。
知道現時很多現場及即時的緊急捐助需要,我們希望今次眾籌能夠集中籌集小額月捐,尋找500位有心義士每人月捐$100,每人夾少少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當然多多益善更好!)。
以下是2020年本研社的五大研究範疇 (缺一不可!):
過往一直對香港土地問題這「深層次矛盾」深入研究,開放各類隱藏土地資料、將土地鄉黑利益進行大起底,過往成績有目共睹。未來研究員希望加倍力度,創造土地體制新想法、跟進重大發展爭議、尋找城市規劃願景,為對應未來接踵而至的重大土地議題 (如土地共享、明日大嶼) 做好準備!
當香港人的住屋問題被扭曲成要買樓置業,房屋政策研究有種義務,打破林鄭「置業主導」的房屋政策迷思,開拓新房策議題,建立官方及地產商以外的民間房屋政策數據庫,為新世代打開一條改革房策的新政。
近年特區政府任全方位融入國家大灣區發展策略,不少計劃不是如《逃犯條例》「被上馬」,就是到最後一刻才「被通知」,香港前途在整場中港關係論述戰中長期處於守勢。全方位透視中資來港攪邊科;發掘檔案解密中港關係前世今生;監察香港新疆化趨勢;揭示香港如何「被規劃」;在變動中的中港關係重新定位香港的位置,都是這個時代需要負擔起的研究工作。
香港人連飲杯水、食隻豬都無法安心,實在枉為一個國際都會。在大灣區一體化的格局下,本地食物安全將會更大挑戰。我們建立有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食安研究團隊,希望可以追蹤供港食品來源、捍衛及改善香港食物安全標準、突破區域分工迷思,最終建立香港人的食物供應自主。
公開政府資料是各種政策議題、法治精神、歷史正義、尋求真相的基石。要有一班研究員持續研究及倡議「檔案法」及「資訊自由法」、破解更多隱藏資訊、活用政府檔案及官方文件打開議題。發生太子8.31事件及催淚彈成分不明,更顯得開放政府議程刻不容緩,需要更大民間研究力量的推動。
潮起潮落,一個民間研究組織可以在香港捱到第10年,我地自己開壇個陣都冇想像過,組織變陣、策略重整、議題參戰、抹黑打壓乜都試過,仍然生存到真係好唔容易…… 希望可以堅持行落去。
現時,我地除了6位全職研究員薪酬開支,加上各種查冊、買圖、租金、行政、水電、設計、考察、活動,日常營運開支每月約17萬,但現時只有每月約12萬的小額捐款支持,每月持續負債約5萬。
如果有左新贈月捐支持,未來就有信心做好以上五大範疇既研究工作,無後顧之憂打好呢場仗,維持現有規模作戰到底。希望得到各位多多支持,保證能夠炮製更多具深度、有批判力、有驚喜既研究俾大家!